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综合报道 > 正文

让九百万头猪都有健康“记录”

2006/9/25 10:14:10 来源:搜狐网
    上海人每年要吃掉900万头猪,300万头生于上海,600万头则来自河南、浙江、安徽、山东和江苏。今后,猪在上海不仅要有籍贯记录,而且要把它们的900万份足迹一一绘制到上海的监管“路线图”上。

    根据上海市政府今年的工作计划,上海将正式启动与外省市生猪及猪肉制品供应地的源头对接。 每年100万头的河南籍猪将被纳入固定的供应路线,起点和终点分别是河南省的100多家生猪养殖场和上海市的定点屠宰场。

    从起点管到终点,这些猪都将远离一种名叫盐酸克伦特罗的药物,俗称“瘦肉精”;从起点管到终点,监管思路也将从“事后应急”变成“事前预防”;从起点管到终点,都是为了一个目标,让上海百姓放心吃肉。

    今年以来,市民餐桌的“主角”之一猪肉的健康情况很不稳定。9月13日,9个区409人次因食用猪肉或猪内脏出现瘦肉精中毒症状到医院就诊,这是上海今年以来发生的第七起瘦肉精食物中毒事件。市食药监局负责人表示:“瘦肉精中毒已经成为上海食品中毒的第一主因。”尽管处理得快速有效,但这一事件还是暴露了现有监管链条的缺陷。

    由于法律法规上的空白,我国对猪肉的检验检疫主要针对疫病和传染病,在屠宰、销售过程中没有将瘦肉精等有毒有害物质纳入强检范围,于是发生了“有证”猪肉同样发生中毒事故的现象。为此上海市政府主管部门决心推行猪肉监管“路线图”的绘制工作。市食药监局相关人员表示,9月13日的瘦肉精食物中毒事件有可能为《上海市生猪产品安全监管办法》提速,强制要求各终端销售市场对在沪销售的生猪肉实行“瘦肉精”抽检。

    据悉,浦东将尝试对肉制品供应源头安全监管对接,要求各大批发市场尽快与源头供应连接起来。在完成外省市养殖场与本地屠宰场对接、外省市屠宰场与本地批发市场对接后,政府部门和相关企业都将开展巡查,以全面完成上海销售猪肉的“瘦肉精”防控体系建设。记者 施嘉奇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