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综合报道 > 正文

内黄土地里高效农业“孵”出金蛋蛋

2006/10/30 10:56:16 来源:网友
    一亩黄金梨年收入7500元,一亩温棚瓜菜年收入1.2万元……在内黄县东庄镇,祖祖辈辈在地里"刨食"的农民们,如今体验到只有发展高效农业,才能让庄稼地里“孵”出金蛋来。  

    因地制宜更新种植观念  

    东庄镇辖45个行政村,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镇.他们以科技为支撑,大力发展高效农业,目前仅温棚瓜菜特色村就达40个,在全镇形成了"东南温棚瓜菜、西北杂果林带"的格局。  

    位于内黄县城西3公里处的东庄镇渡店村,过去以种植小麦、玉米为主,农民一年每亩地收入不到千元。如今通过发展高效农业,全村温棚瓜菜种植面积1500多亩,成为我市"温棚生产第一村"。种植户杨运岭自豪地说:"种温棚西瓜让俺走上了致富路,现在俺越干越有劲儿,按一年20万元的收入计算,再有5年俺就能成百万富翁了。"  

    东庄镇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强化科技联姻。该镇西部几个村土质偏沙,适合发展小杂果经济林,他们建成了5000亩的优质黄金梨生产基地,基地被确定为省级重点科研项目,其中高头嫁接黄金梨亩收入4500元至7500元。在此基础上,该镇还先后建成了西野庄村、李流村2000亩黄金梨,东凡村、三新张村2000亩赞皇大枣,大村2000亩大棚葡萄等优质小杂果示范园。  

    一村一品打造优质品牌  

    "优质才能高效,品牌才是效益"。在大力发展高效农业中,东庄镇努力打造"一村一品",使农民依靠品牌农产品鼓起了腰包。  

    从2000年开始,该镇温棚瓜菜种植面积连年翻番,目前种植规模达1.5万亩。同时,他们还引进了"猪-沼-菜-住"四位一体新模式,实现了由单一高效农业生产向生态循环农业的跨越。在发展温棚瓜菜中,该镇积极推行无公害套袋生产,严格标准化操作、精品包装上市。该镇5000亩无公害黄金梨标准化生产基地作为科研项目,已被省质监局立项,并启用"东发"牌商标。东庄镇党委书记杨楷旺充满希望地告诉记者:"东庄镇的温棚瓜菜由起初的3个村4000多亩,发展到现在的30个村1.5万亩,每年仅温棚瓜菜一项,全镇农民人均可增收1000多元。"  

    在渡店村的带动下,全镇温棚瓜菜实现了区域化大发展,农户收入超3万元的在70%以上,收入10万元以上的有近百户。该镇先后被评为省"科技示范乡镇"、"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名优温棚瓜菜乡镇"以及市"农业产业化示范镇"。  

    服务到户构建产销网络  

    发展高效农业,服务是关键。东庄镇借助省级科技示范乡镇优势,与省农科院联姻,并高薪聘请两名林果专家常年负责技术指导,服务到田间地头和农家。  

    该镇带领农民走出去参观学习,因势利导培植典型,通过算经济账,激发群众发展高效农业的积极性。此外,他们还经常召开培训会,镇财政在财力比较困难的情况下,每年拿出近20万元,从山东高薪聘请两名西瓜技术员和两名小杂果技术专家,为群众无偿提供技术服务,解决了群众最关心的技术问题。"有了镇里的农业指导,俺心里也有了底。今年俺的两栋棚里的9亩西瓜卖了45000多元钱,不仅还清了建棚贷款,家里还盖起了新房,跟过去露天种地靠天吃饭可是大不一样!"种植户刘志芳兴奋地告诉记者。  

    今年,东庄镇又投资80多万元,在高效农业小区内硬化道路5公里,改造整修5公里。富裕起来的东庄镇群众深有感触地说,只要建上一栋棚,收入万元很轻松。通过发展高效农业,东庄镇广大农民真正走上了富裕路。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