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市场动态 > 正文

乳酸菌“菌种”问题困扰饮品业

2006/11/11 9:25:50 来源:广州日报

  各种标称含有乳酸菌、活性菌、益生菌的饮品悄悄走俏市场,然而,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繁多的菌种名目让消费者一头雾水,不知所选。有专家认为,由于国家标准中一些关键性的指标较低,令生产乳酸菌的企业良莠不齐,菌种概念模糊。

  记者周裕妩  
 
  在昨日召开的第五届“益生菌、益生元与健康”国际研讨会上,有专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直言,由于国家标准中一些关键性的指标低下,令越来越多的小型乳品企业也来分一杯羹,市场浮夸风盛行。广东省食品学会理事长曾庆孝认为,国家乳酸菌标准修订应尽快与国际接轨。

  问题一:

  部分企业模糊菌种概念

  记者在超市采访时发现,益生菌、龙根B菌、活性双歧杆菌等,各种菌种的名称都出现在产品包装的突出位置,而与这些菌种同时宣传的就是它们对改善肠胃的突出作用。

  曾庆孝昨天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强调,消费者要明白益生菌和乳酸菌之间是不能画等号的。虽然益生菌以乳酸菌类为主,但益生菌是以活菌形式提供饮用,通过调节和维持肠道菌群的平衡,起到抑制有害菌群的作用。益生菌有许多种属、菌株,它们各有其不同的特性和用途。

  针对市场上一些企业过分宣扬益生菌功效的做法,曾庆孝认为,益生菌的用途仍然在研究之中,所以并不能断定说哪种菌更好或哪种菌最好。他透露,目前有关方面计划在新的乳酸菌国标中作出规定,要求企业在产品标签中对含有菌种作出标识。

  问题二:

  现有国标指标限定较低

  据了解,在我国目前的国标体系中,涉及乳酸菌标准的规定性文件有两个,即QB1554《乳酸菌饮料》和GB16321《乳酸菌饮料卫生标准》。据了解,此两“标准”对乳酸菌活菌数量的规定标准存在关键指标限定偏低的问题,甚至对活性菌的存活期以及在产品保质期内活性菌的存活量等指标都没有作出明确的规定,而这将导致行业准入门槛降低,会让大量的投机企业涌入,从而导致恶性的价格战。

  曾庆孝透露,在国标的修改过程中,对在“保质期内产品必须含有适量的活菌”这一点上,各方已经达成了一致。

  问题三:

  50%产品活菌数难达标

  在昨天的研讨会上,有专家介绍,活性乳酸菌只有保持一定数量才能起到应有的调节作用,而事实上,目前许多厂家的活性益生菌产品,在销售的环节中,由于冷链不成熟、仓储管理不妥当等原因都会造成产品虽仍在30天或60天的保质期内,但产品中的活菌存活量已经甚微。

  广东省奶业协会副会长王丁棉说:“在产品的保质期内,目前市场上销售的活性益生菌饮品中,有50%的产品是无法达到活性益生菌的数量指标要求的,甚至有相当部分的产品中已经没有活菌。”

  浙江大学生物系统工程与食品科学学院副院长何国庆表示,有的企业只是在标签上标明,出厂日含有多少活性益生菌,这是糊弄消费者的不规范行为。他认为,对于产品中的活性益生菌的含量,负责任的企业应该在标签上作出承诺,不仅仅要承诺出厂日的含量,还要承诺保质期内的含量。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