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食品安全 > 正文

谁来保卫我国食品安全?

2006/12/19 14:14:04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民以食为天,食品安全不啻是重大的民生问题。但频繁的食品安全事件,却让消费者陷入了“食”面埋伏。人们不禁发出疑问,在媒体没有曝光的领域,还有多少不安全食品?我们的职能监管部门到哪里去了?

    据了解,目前到我们餐桌上的食品,需经过一条“从田间到餐桌”的漫长产业链,从食品的种养殖、生产加工、市场流通一直到存储、运输,其中任何环节出现差错都容易引出大问题。再者,食品安全涉及众多监管环节,有农业、质监、卫生、工商、药监、检验检疫、食品药品监督管理等多个部门,但这些部门都是“铁路警察,各管一段”,因此,食品安全监管起来难度很大。

    对此,有关专家也指出,我国主要有五大方面的原因造成食品安全隐患:一是法律法规体系中存在的漏洞和标准缺失,特别是时至今日我国尚未出台一部食品安全法,这使得从农田到餐桌的一长串生产链中的诸多环节还缺乏相应的法律加以规范;二是在当前食品安全管理体制中仍然存在部门职责重叠、管理职权紊乱及管理体制不顺等问题;三是政府管理部门缺乏有效的预警、监督、管理和惩戒机制,未能形成一张涵盖和统领食品安全整个生产流程的监督管理网络;四是我国的食品安全信用体系还未建成,加之制假、造假、售假的违法成本较低;五是由于食品安全信息不对称,作为食品传播链的终端,消费者仍是市场中的弱势群体,维权成本相对偏高,无法起到推动食品行业健康发展的作用。

    目前,我国政府已经高度重视食品安全问题, “十一五”规划建议也明确提出:从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的问题入手,解决食品安全等影响社会和谐发展的因素。据了解,《食品卫生法》正在制订,加强食品监管的问题也在逐步解决。

    面对任何食品安全问题,从政府监管部门到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和销售者,从媒体到社会大众,大家必须保持一种清醒而理性的认识:食品安全问题是伴随经济社会发展过程必然出现的问题。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和谐社会的建立,我们餐桌上的食品会越来越安全。(夏金彪)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