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食品安全 > 正文

食品安全恐慌是谁惹的祸?

2007/1/19 15:00:07 来源:市场报

    一条不实短信闹出一场“风波”:近日,北京市一些居民收到了“目前不要吃猪肉、部分猪肉携带一种化脓性脑炎病毒”等内容的手机短信,很多人信以为真。以至于这条不实短信闹腾得让北京市卫生局副局长出面予以否定。他说:“北京目前没有关于食用猪肉引发疾病的任何疫情。”

    从“病猪肉短信”事件看,我们应该思考的一个问题是:为什么一说“猪肉有毒”人们就信?

    笔者觉得,这与一段时期以来我们的社会食品安全事件频发的现实有着密切的关系。苏丹红、福寿螺等食品安全事件在人民群众中引起了强烈的反响,甚至让一些人成了惊弓之鸟,发出了“现在还敢吃什么”的感叹。这种情形也充分地表明,人们已经对我们的食品卫生监督工作失去了信任,甚至失去了信心。

    假如我们有比较健全、完善的食品卫生监督机制,通过卓有成效的工作对食品安全事件进行有效防范,我们的食品卫生监督部门也就不会失去公信力了,人们也根本不会轻易相信谣言了。这背后是政府部门的职能缺位。如果政府部门能建章立制加强监管,能主动发布一些食品安全信息,让老百姓更常规、更常态、更全面地接收到好的和坏的消息,就不需要媒体挖空心思去暗访,监管部门不必充当“马后炮”来善后,专家也无需发出“每天吃1000多个红心鸭蛋才致癌”之类的权威声音,这些事件也就自然不会成为危机而造成恐慌。

    近年来,发生了许多重大食品安全事件,几乎都不是由质监等部门主动公布出来的,而是在媒体披露以后,有关部门才采取行动。作为市场监管的有关部门,其反应能力往往滞后于媒体,比如苏丹红、福寿螺等事件。说到此,由不实短信引起的“食品安全恐慌”究竟是由谁造成,相信老百姓心里有杆秤,至少一条不实短信凭空造不出个食品安全危机来,倒是政府相关部门却难脱“监管不力”的干系。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