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产业经济 > 正文

错误的“禁鲜令”还要忽悠多久?

2007/2/5 14:01:54 来源:网友

    草民胆怯怕穿小鞋,但心里有话不吐不快。起个大胆的题目,为的是给自己壮胆!斗胆说来,只想讨个说法。望大人别记小人过!

    剑锋直指“巴氏杀菌奶”的“禁鲜令”,出台至今两年来,始终充满着异乎寻常的活力,进入新年伊始,硬是把全国的绝大部分媒体,奶品企业,以及广大消费者,全都给镇住了。可是一周之后,有些敏感的人发现了异常,为什么“禁鲜令”一反常态,成了无声无息的一个幽灵。元月已经过去,人们实在不知道这个呼风唤雨的“禁鲜令”究竟还在吗?

    最初,说是为了“体悯”企业的库存,某政府主管部门,曾一再郑重宣布“‘禁鲜令’延期执行”的权威机构,开始踢起了皮球,都说“不太清楚”;后来,“禁鲜令”的始作俑者也突然转了一百八十度,居然对媒体宣称“从来没有提过‘禁鲜令’真是令人啼笑皆非!

    啼笑皆非,本也属茶余饭后之事,罢了。可悲的是多数媒体不明就里,跟不上急转弯的形势变化,一个月来,依然继续不停在高歌“禁鲜令”!催生“凡经加工的食品均不得称鲜”的谬论,成了一条“公理”,已经家喻户晓,深入人心。现在却没有人站出来,指出这其实是一条不折不扣的“歪理”!

    我国奶业是这场闹剧恶果的真正承受者,遭殃的是广大的中小企业和我们的消费者。但是,可以说他们中的大多数至今仍在云里雾里。而且企业始终在担心“秋后算帐”,不敢理直气壮说话;可怜的奶农和消费者两端,还被蒙在鼓里,因为他们缺少知情权。

    只有个别利益集团在笑。

    他们在“禁鲜令”问世之前,就不顾国际惯例开创了滥用“鲜”字的先河:奶粉勾兑的复原奶、高温高压生产的灭菌奶、奶粉压制的“奶片”、甚至连“重融奶酪”,凡与“奶”沾边的,全冠名为“新鲜”。实实在在“抓了一把!”当然这不犯法,因为我国根本就没有这方面的“法”。

    然而,当人们在研究由于大幅度降低了奶粉进口关税的情况下,如何有效发展民族奶业,抵御进口奶粉冲击我国奶农生存空间的时候,谁都认为这方面的“法”应该出台了。他们也在审时度势,“要么全标鲜,要么全不准标鲜。”他们选择了后者。商场如战场,抢占先机的结果是“禁鲜令”粉墨登场。

    没想到的是“禁鲜令”一出台就遭到了批评,他们低估了人民的觉悟。不得不再三延期,在“禁鲜令”最后一次延期的岁末年初,他们可能预感到了什么,一个代言人婉婉说道:“禁鲜令是否执行已经对行业不会产生太大影响。”他表示: 生产常温奶的基地型乳企和生产巴氏奶的城市型乳企的产品边界在模糊,基地型乳企也要生产冷链产品;另一方面,在目前的乳业市场竞争中,巴氏奶阵营已经退守25%左右的市场份额,“鲜”并不是巴氏奶阵营的救命稻草。

    由此看来,“禁鲜令”的横空出世和销声匿迹,似乎是这些利益集团调兵遣将、布局决战方案时的一道“障眼罩”!

    小民不敢相信这是真的。小的小心斗胆写来,只是希望,执掌大权的主管部门给个说法:“禁鲜令还在吗?”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