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产业经济 > 正文

进口大豆压榨收益提高国产大豆压榨收益略好

2007/2/6 16:46:54 来源:粮油市场报
    各机构进口数据虽不同  但较上年均有大幅提高

    2006年,虽然饲料销售难度较大、养殖业不景气的呼声充斥市场,饲料销量下降、需求不足的判断也比较多,但并没有阻止进口大豆进入我国的脚步。1月25日海关总署关于2006年12月份的进口大豆到货统计数据公布之后,国内几个比较有影响力的机构关于2006年进口大豆到货统计的数据先后呈现在业内人士面前。虽然因统计时间及统计方法不同,几个机构的数据有一定差异,但是,与上年相比,均有较大幅度的提高,这一点是相同的。2006年我国进口大豆的统计结果如下:海关总署统计为2827万吨,较上年提高167.96万吨;中国大豆网统计为2779万吨,较上年提高263.26万吨;中粮期货统计为2709万吨,较上年提高124万吨。

    无论到港时间还是地点  进口大豆分布比较均衡

    海关总署进口大豆数据的公布,在次月25日,而且因为厂商报关时间有一定的期限,因此海关总署对进口大豆到货情况的统计,不是很及时。相对来看,中国大豆网是以进口船只靠港卸货时间为到港时间,数据比较及时。从中国大豆网2006年进口大豆到货情况看,无论是厂商对到港时间的选择,还是在进口地点的分布上,都比较均衡,基本上是以一定时间内当地需求为标准,制定相应的大豆进口计划。这也可以从每个月进口大豆到货量及月末库存情况得到印证。2006年进口大豆到港量由高至低依次为:江苏、山东、广东、广西、福建、天津、辽宁、浙江、河北、上海。2006年进口大豆压榨量由高至低依次为:江苏、山东、广东、福建、广西、河北、辽宁、浙江、天津、上海。按单一厂家看,进口大豆到货量排在前五名的是东海粮油、防城港大海、连云港益海、金海粮油、广东嘉吉统一。

    进口大豆理论到货成本  与上年比出现整体下移

    2006年我国进口大豆到货成本较上一年降低,年平均理论到货成本为2681元/吨,较上年均价低187元/吨。综合各种因素看,2006年进口大豆理论到货成本降低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点价对应的CBOT合约期价低于上年,2006年中国厂商点价所对应的合约年平均期价为595.65美分/蒲式耳,较上年低20美分左右;二是国内厂商贸易能力提高,升贴水购买情况较上年好转;三是人民币升值的影响,2006年初,人民币兑美元8.09—1左右,年末人民币兑美元升至7.81—1附近。需要注意的是,我们所作的数据跟踪,是以当日美盘收盘价格和当日国际供货商升贴水报价以及当日人民币汇率综合理论估算,而在实际交易中,三者并不是这样按同一时间运作的,因此,我们的估算值与进口大豆实际到货成本肯定有一定差异,这里仅提供一个趋势参考。

    进口大豆压榨收益提高  国产大豆压榨收益略好

    2006年我国进口大豆年平均压榨利润为94元/吨,这是未考虑厂商参与内外盘套利等期货操作的情况下作出的理论计算,其中原料成本、油粕价格均为油厂的平均售价,因此这个压榨利润的数据会与厂家的实际利润有一定差异。综合全年情况看,进口大豆压榨利润变化情况分为两个阶段:8月1日以前,进口大豆压榨利润一直在盈亏平衡点附近徘徊,时亏时盈,1月上旬压榨利润是这一阶段利润最好的时期,压榨收益也仅为100元/吨左右,而4月24日为这一期间最高的亏损额度,为-73元/吨;8月1日之后,进口大豆压榨收益日益好转,运行至11月24日474元/吨的压榨利润之后,稳步回落,至年末,压榨利润维持在80元/吨左右。综合全年情况看,国产大豆压榨收益略好于进口大豆,当年国产大豆平均压榨利润为101元/吨,不过,需要注意的是,黑龙江产区油厂的压榨利润要明显高于我们的平均预测值,山东等地油厂利润略低,拖累国产大豆的压榨利润。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