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科技动态 > 正文

食源性病毒基因芯片检测技术通过鉴定

2007/2/9 13:58:32 来源:新华网

    从北京出入境检验检疫局获悉,“食物源性病毒基因芯片检测技术研究”项目于8日通过了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科技司组织的专家鉴定。该项目利用基因芯片技术,在国际上首次研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能同时检测通过食品传播的诺如(norwalk  virus)等5种病毒的基因芯片,并开发出与检测芯片配套的检测试剂盒和系统软件,实现了检测、结果判读和报告输出的自动化,有效地避免人为判定可能导致的个体误差。  

    专家表示,检测芯片具有高通量、快速、灵敏、可靠的特点,解决了目前在食品病毒检测中存在的流程长、效率低的问题,对于有效提高食品安全质量,确保消费者健康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鉴定委员会的专家一致认为,这项课题优化了部分食品样品中病毒核酸的提取方法,建立了同时检测诺如病毒、甲肝病毒、轮状病毒、星状病毒和脊髓灰质炎病毒5种病毒RT-PCR芯片检测方法,研制了相应的检测试剂盒,并开发出专用的基因芯片检测软件,为开展食源性病毒的检测和研究奠定了基础。鉴定委员会认为,项目的主要成果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建议进一步优化后推广使用。  

    据了解,食品中污染食源性病毒可导致食物中毒,如贝类、水果、蔬菜中污染诺如病毒、甲肝病毒可引发消费者腹泻、呕吐等。据报道美国每年由食品中病毒污染引发近1000万人发病,数百人死亡,去年以来我国周边的日本、香港等地也相继发生诺如病毒流行事件,导致300多万人发病。  

    我国部分地区近期也出现了食品中诺如病毒引发的食物中毒事件,引起我国政府和社会的广泛重视。食品中病毒污染不但危害人民健康,还严重影响我国的食品贸易,美国、欧盟等发达国家由于我国贝类产品中的病毒污染问题,禁止我国生鲜贝类产品的进口。由于诺如和甲肝等食源性病毒的体外培养非常困难,导致对食品中病毒的检测难以开展,食源性病毒检测芯片的研究成功,为食品中病毒的检测提供了可靠技术手段。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