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各地动态 > 正文

湖南农产品发展篇:湘茶整合一针见效

2007/2/25 16:33:52 来源:网友
    “君山”一个品牌已涵盖全省高档茶叶基地、产量、产值的三成左右。湘茶正沿着品牌整合之路越做越强。去年,全省茶叶面积达140万亩,居全国第5位,产量达10万吨,居全国第6位,出口创汇4000多万美元,居全国第2位。实力每年大幅提升。

    君山银针专卖店在长沙“开花”,连锁店已延伸至北京、广州等大城市,其年产值从不足1000万元升至3亿元。去年,“君山”品牌茶出口美国、英国等21个国家,出口创汇1050万美元,带动省内5万茶农,户均增收5000多元。

    君山银针,用开水冲泡,芽尖朝天,直挺竖立,片片茶叶如雀舌含珠,似万笔书天,呈“三起三落”奇观,历来列为全国十大名茶。甚至在日本、印度等品茶产茶大国的课本上,对君山银针也有详细介绍,在1956年德国莱比锡国际博览会上,君山银针更以“芽身黄似金,茸毫白如玉”,获得金质奖章。

    但在2004年前,君山银针却仅限于君山公园生产,人们闻其名而不见其“身”,更难有福品尝,受益茶农亦不过几十户。

    “当你手捧香茗,品味难得的闲适时,可否知晓,湘茶品牌面临‘多、杂、散、小’之忧?”3年前,在长沙召开的海峡两岸茶叶研讨会上,省内茶界权威施兆鹏一声发问,时时萦绕在记者脑海。其时,全省17个产茶大县各有主力品牌,稍有名气的茶叶品牌达50多个,“星星之火”未成“燎原之势”,资源得不到优化配置。

    2004年,岳阳市茶叶公司改制,寻找合作伙伴,欲以“君山”牌商标,包括君山银针、君山毛尖、君山绿茶出让引进战略投资者。而当时省内最大的茶叶龙头———省茶业公司正苦于缺乏主打品牌,好似“瞌睡碰到了枕头”,马上花了400万元,控股“君山”商标。公司决策层原以为,控股“君山”商标,即拥有君山银针、君山毛尖、君山绿茶的经营权。出乎意料的是,市面上的君山银针、君山毛尖、君山绿茶“买而不断”,源源入市。

    沿着产品追踪,他们发现,市面上的君山茶主要有君山岛生产的银针,还有君山茶叶研究所开发的毛尖、绿茶。如何平衡“君山”商标收购后的各方利益?省茶业公司又与君山公园管理处协商,花费近1000万元,买断君山岛上300多亩传统茶园的使用权,并独家经营君山岛所产茶叶。“求大同,存小异”,省茶业公司整合各方利益,成立君山银针茶业有限公司,真正使“君山”品牌名至实归,并在28个国家和地区注册。

    品牌,窝在手里是根草,扩张放大才是宝。对于到手的“君山”品牌,省茶业公司加快做大做强。以前,君山银针只产于烟波浩渺间的君山青螺岛,鲜茶产量极其有限。公司便组织专家遍访湖区,寻找与君山生态环境相似之地,新创建10万亩高档茶基地,开发“君山”名茶5大系列,形成了“金字塔”形的差异化产品结构,高居顶端的君山银针,分为极品黄针和绿针,黄针仅限于青螺岛原产地,风味、口感“原汁原味”;绿针在君山岛及附近同一生态条件的湖滨茶园生产。“君山”毛尖、绿茶则在确保质量的前提下,放量生产。公司聘请省内茶叶专家,制定“君山”品牌茶质量技术标准,以标准化统一茶叶质量。

    2月上旬,穿行于君山岛、平江连云山、长沙开慧等“君山”茶生产基地,到处可见茶农在茶园修剪、培肥的忙碌身影。平江茶农余焕新告诉记者,现在鲜叶收购价提高,一季新茶每亩即可多赚2000多元。但鲜叶的品质要求也近乎“苛刻”,何时施肥、修剪,怎样采摘,都有严格限制。推广标准化种茶,从去年起,“君山”品牌加快扩张,除环洞庭湖区外,还在古丈、沅陵、资兴等名茶产地建基地。至去年底,“君山”茶在省内的订单基地达到10万亩。省茶业公司负责人黎明星说:“君山”品牌放大后,质量把关不敢放松一丝一毫。“君山”茶如今飘香21个国家和地区,极品黄针在'2006中国茶博会上拍出每公斤2.4万元的“天价”。

    “君山”茶擦亮品牌,政策的春风又吹拂着返青的茶园。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立足当地自然和人文优势,发展特而专、新而奇、精而美的各种物质、非物质产品和产业。湘茶将以“君山”为主力品牌,焕发新枝添异彩。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