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综合报道 > 正文

学生奶“断奶事件”续:主管部门称暴露其定位尴尬

2007/3/21 8:47:35 来源:西部乳业网
    洪山区一些学校内的自动售奶机无奶可售,在武汉已不是局部的问题。记者昨日了解到,分布在该市38所中小学的77台自动售奶机,均已停摆长达半年时间。提前交了奶费的4万多名中小学生,均因此被“断奶”了一个学期之久。 
    作为一个国家推行的有偿消费项目,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学生奶自助售卖机推广试点”在武汉运行2年后卡了壳?

    涨价:断奶事件“导火索”?

    2004年,武汉市教育局勤工俭学管理处发出“关于开展‘学生奶自助售卖机’试点的通知”,推广武汉市联益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联益”)研制的自动售奶机。至2006年9月,共有38家中、小学成为自动售奶的试点学校。 
    2006年9月,经物价局批准,学生奶价格上涨,200ml装的袋装牛奶,每袋售价从1.2元涨至1.35元。供应中断,也从此时开始。 
    不过,“联益”总经理严长更昨对记者否认了涨价是供奶中断的原因。“不是学生们接受不了新价格,而是涨价后本公司的收费系统必须全面升级。同时,负责学生奶IC卡充值的武汉市农村信用合作社的交易系统也面临升级,不能计费所以被迫中断。”

    奶厂均称“赔本赚吆喝”

    蒙牛友芝友、惠尔康扬子江和维维香满楼,是目前武汉学生奶的定点生产厂家。昨日,这3家企业相关负责人异口同声地用“赔本赚吆喝”来形容做学生奶的两难处境。 
    武汉维维香满楼乳业有限公司人士称,进入学生奶行业主要是为了培养潜在顾客群,不会想到赚钱。 
    蒙牛(武汉)友芝友乳业有限公司则称,过去学生奶1.2元/包的价格,让企业一直在亏本,即便是学生奶涨到1.35元以后,也根本不赚钱。因为市面上同样体积的牛奶,一般价格在1.8元-2元。 
    该公司甚至在汉阳发现本来限供学生的学生奶,不少竟然在市场上公开流通。“估计有人利用自动售奶机管理漏洞,大批购买后再卖出去吃差价”。

    学校抱怨“费力不讨好”

    昨日,记者走访了武珞路小学、广埠屯小学等多家试点小学,校长们提到自助式学生奶,均连连摇头。学校在这个工作上感觉出力不讨好,绕不开收费、食品安全两大原因。 
    广埠屯小学王校长称,学生奶这个项目本身是非常有益的,但一涉及到收费问题,学校就有理说不清。有些家长会认为统一订奶统一收费是学校行为,有乱收费的嫌疑,其实学校根本没有参与。此外,牛奶是非常容易变质的食品,校方还要为此承担不小的责任和安全风险。 
    此外,中断一个学期,不少家长纷纷找到学校要求退钱,也让校方烦恼不已。目前武珞路小学准备统一代学生申请退款,广埠屯小学也表示将采取同样的方式退出试点。

    农业局认为“定位有些尴尬”

    该市实施学生奶计划领导小组成员——武汉市农业局副局长施纪明表示,学生奶本身作为一种国家推行的有偿消费项目,在目前没有任何政府补助的情况下,势必会在实施过程中遭遇障碍。 
    据称,学生奶生产成本较高,定价却偏低,企业方基本是微利甚至亏本在做,这与商家赚取利润的初衷不相符。尽管政府比较重视这个项目,各方面也在积极努力,但没有相关的财政补助是个大问题。学生奶既不是商业化运作,也不是政府行为,正是这种尴尬的定位,使其陷入了尴尬境地。 
    昨日,“联益”方面表示,目前正与有关方面协调,力争本月内重新启动自助售奶机,如果有学生要求退钱,将无条件接受。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