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各地动态 > 正文

农产品升级换代,台州人要做世界菜农

2007/3/23 9:55:09 来源:钱江晚报

    “终于可以告一段落了,今年收成还不错。”21日是春分,看完西兰花加工厂的徐友兴一脸的兴奋。忙乎了大半年,眼下收割、包装、出口等环节基本停下来了。终于可以歇歇了,下一阶段的种植要等到7月下旬。

    一项日本有史以来最苛刻的贸易技术要求《肯定列表制度》,曾将很多中国出口日本的农副产品挡在这道高高的技术壁垒前。然而这并没难倒聪明的中国农民,在农产品出口大市台州,一棵青菜的“身份证”可以让远隔重洋的外国消费者上网查找,种种先进的生产销售模式让台州农民突破绿色壁垒,当上世界菜农。

    远渡重洋,它们有可靠的身份证

    徐友兴是临海上盘西兰花产业合作社理事长,社里有6.5万亩西兰花种植基地,其中出口占60%。而去年的5月底起,当日本政府推出了《食品残留农业化学品肯定列表制度》,一下子把进口西兰花检测标准从63项增加到298项时,主打日本市场的台州10多万亩西兰花面临着生死考验。

    那是全国最大的西兰花出口基地。“破壁之举,首先要严格按照标准生产。”为了回想当初,徐友兴说除了“艰辛”两字。昨天,给种植农户送上“定心丸”,他一一敲开了社里1500多农户的门;宣传、培训也从课堂上延伸到田头。“出口门槛一步步抬高了,我们的适应能力也进一步增强。”据统计,去年下半年台州蔬菜平均抽检合格率为95.9%,水产品汞、砷等重要指标均合格;对日出口的西兰花数量同比增长35.2%。

    有可靠的身份证,是台州农产品的另一个法宝。假如消费者在泰国的超市里买了台州产的一棵青菜、萝卜,心里又有疑问,那就可以对着青菜上的产地编码,方便地登录中国农业台州湾网站(WWW.TZAG.GOV.CN)上的产地编码查询系统,了解你手里的这棵青菜是台州哪个农民种的,哪块地里出的。这得益于台州在全国首次提出的农产品产地编码制度。这样即使是一盆远销海外的上盘西兰花,一旦出了问题就可以通过“产地编码查询系统”,寻根究底。“既维护农产品的品牌信誉,又提高了产品档次。”台州市农业局相关工作人员表示,现在该制度已从试点地温岭箬横镇推广到各乡镇。

    打技术牌,台州农民做世界菜农

    据统计,去年台州农副产品出口额达4亿多美元。农产品的大量出口,使从事规模农产品种养殖的数万台州专业农民当上了“世界菜农”。作为“世界菜农”的新一代台州农民,他们在生产安全绿色农产品方面已经有了丰富的经验。

    在中国青蟹之乡的台州三门,丁明标是有名的“青蟹大王”,为了让大家天天吃到可口、安全的青蟹,他多次到青蟹市场比较成熟的福建福鼎县,求教养蟹技术和病蟹识别知识,到浙江大学与教授们一道探求“绿色养殖技术”。现在,从三门养殖塘里爬出的青蟹大受日本人的欢迎。

    温岭箬横的彭友达是当地有名的瓜王,除了飞来飞去考察种地基地外,他最近忙着招募一支队伍:业务精良的挑瓜人,他们的任务是对上市瓜进行筛选,还负责“安检”。“确保每个西瓜都是安全的‘一流瓜’。”彭友达说。

    台州黄罐集团生产的产品更是远销日本、美国、加拿大、欧盟等地。“黄罐”原材料之一的“黄岩橘”,安全性向来可靠。早在一九三六年,黄岩就有了中国最早的柑橘技术专业研究机构——浙江省柑橘研究所。这个所除了管种植,还管检测,“黄岩橘”早早就通过了该机构农药残留等多项指标的检测。

    “在‘世界菜农’眼中,种菜捕鱼已不仅是为了赚钱,更重要的是要让世界的消费者吃上放心、满意的‘台州制造’。”台州市绿色食品办公室负责人还透露了另外一个经验,台州市所有的农业合作社都实行统一植保、统一供应农资,采取“十户一组”的定点监督制度。也就说,如果是一户生产的产品出现了问题,那么其他户的产品就不能上市。

    升级换代,农产品勇闯国际市场

    “绿色壁垒无形中提高了出口门槛,但从另一方面来说有助于提高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浙江出入境检验检疫相关人士表示,为了预防农产品出口的水土不服,农产品升级换代迫在眉睫。

    蜂蜜是浙江省出口农产品的拳头产品,相继接受到来自日本、欧盟的“绿色壁垒”,一度限入“无力展翅”的尴尬。摆脱小、散、乱的局面,目前已有2/3企业建立了养蜂联合体,建立从养蜂户到出口产品的追溯体系和记录,基本实现了蜂蜜、蜂王浆的溯源管理。同时,企业还一起加强对蜂农养蜂技术、合理使用蜂药的培训,全省共培训蜂农3000余人。

    除了把好技术质量关,另外一种思路是产品营销的升级。“欧洲市场上农产品很讲究包装,我们的设计和营销也要对他们的胃口。”曾参加过意大利维罗纳第107届国际农业博览会的温州大红花蜂业有限公司负责人李俊表示,大红花蜂蜜、藤桥熏鸡、五凤垟淀粉等农产品在欧洲比较吃香。(记者罗凰凤通讯员浙检)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