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产业经济 > 正文

牛奶有害论缺乏科学根据

2007/3/26 10:40:28 来源:健康报网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陈春明研究员、陈孝曙研究员和军事医学科学院程义勇研究员等15位营养学、食品科学和预防医学领域的权威专家近日联合撰写署名文章,驳斥“牛奶有害论”,倡导健康宣教应尊重科学与事实。

  近来,一位博士在其科普著作及公开演讲中,以“完全颠覆传统健康观念”为主题,多次宣传“牛奶是牛吃的,不是人吃的”,“牛奶及乳制品为食物过敏的元凶”,“喝牛奶不补钙反减钙”,“为了远离慢性病,请尽早断奶”等观点,引起了许多观众和读者的疑惑。这15位长期从事研究、教学、疾病防治等工作的专家一致认为,该博士观点缺乏科学依据,有必要予以澄清。

  专家们指出,牛奶是一种营养全面、易于消化吸收、有利于健康的食品。该博士所谓牛奶有害的根据是:酪蛋白过多,“坚硬、粗糙、极难消化分解”。但是,国内外的大量研究证明,牛奶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与人体接近,具有良好的消化吸收率和利用率,在营养学上是公认的优质蛋白。

  专家们强调,提倡母乳喂养婴幼儿并不排斥牛奶的有益作用,在不能母乳喂养或母乳供应不足的时候和少年儿童快速生长发育期,牛奶无疑是最佳食品之一。牛奶与人乳在营养成分上存在差异,相比而言,米、面、豆类、肉类等食物与人乳的营养成分相差更大。

  专家们认为,过量摄入蛋白质确实可能影响钙在体内的保留,但我国居民膳食中的蛋白质水平并未达到过量的程度,用牛奶中丰富的钙补充我国居民膳食钙不足的缺陷,绝不会引起钙的丢失。至于牛奶蛋白引起的过敏问题,仅在很少的人身上发生。牛奶也不是导致我国居民慢性病增加的主要膳食因素,预防慢性病的主要膳食措施应该是控制油脂和肉类的消费,对牛奶横加指责不仅不能解决根本问题,反而会误导公众的食物消费。

  专家们呼吁,无论是科普作家还是新闻媒体,在向公众宣传健康知识时,应当慎重对待那些“新的医学发现”。每年国内外杂志发表的医学研究论文数以万计,任何科研论文都有其既定的研究背景和实验条件。我们应当具体分析并慎重对待,对于超出常理而又关系到群众健康的观点,应经过调查,听取更多科学家的意见后,再作出比较全面的报道。千万不要单纯追求“亮点”和语出惊人,结果误导读者,甚至使科学变成谬误。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