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产业经济 > 正文

广州“毒水果”警示 造成水果销量减半

2007/3/31 10:51:54 来源:广州日报

       受广州食安网12种“毒水果”警示影响,布吉水果市场销量一周骤降一半,出口订单纷纷取消,果农指“毒水果”定性毫无依据,并呼吁有关部门给出说法。

        昨天上午,布吉农批市场档位的档主潘勇,望着眼前堆积成山的一箱箱苹果、酥梨,愁容满面。自从上周以来,原本供不应求的水果突然卖不动了。

       布吉农批几乎每家水果档,都遭遇了与潘勇类似的变故。据布吉农批办公室统计,布吉农批市场水果销量一周内下降一半左右。更为严重的是,长期作为华南地区水果出口基地的布吉农批,出口订单一周来纷纷“泡汤”。水果商们表示,造成他们窘境的原因,是广州市食品安全网上周发布的一则12种“毒水果”的警示。

       “毒水果”警示太不专业
   
        在陕西、山东、甘肃、河北等省拥有多家果园的许祥其认为,发布这一警示的“专家”对于水果的认识并不专业。他说,“警示”里说苹果用催红素增色,梨用漂白剂漂白;实际上呢?现在苹果在种植过程中为了不接触农药,一般是套袋的,采摘前一周才去掉袋子,苹果日照一周后自然产生红色。而梨保持白色是因为它在存放一周后会在表皮产生一层“果蜡”,而不是用漂白剂漂的。

       “警示”里说橙子用着色剂美容,工业石蜡抛光。在江西安源经营脐橙种植场的谢先生表示,橙子打蜡在国际上是允许的,但是给成千上万只橙子打蜡,需要有工业化的生产线,仅此一项成本至少上百万元,这个成本通常中国果园都承受不起,因此市面上销售的橙子,只有进口橙表面才打蜡。对于“西瓜被注射膨大剂、催熟剂”的说法,西瓜经营户林先生表示,任何液体与西瓜瓤都是无法融合的,注射进去只会让西瓜变质,卖西瓜的人不会这样做。

       广州食安办:“毒水果”并非市场检测结论

       广州市食品安全信息网的主管部门,广州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的工作人员李小姐表示,自从3月20日“毒水果”警示发布以来,她们不断收到全国各地水果产销人士的质询电话。她说,有关12种“毒水果”的警示,并不是从具体的市场检测中得出的结论,而是他们根据自己搜集的信息整理出来的,本来只是想给消费者作消费参考,没有想到引起这么大的风波。

        市农检站:深圳市场水果大多安全

        市无公害农产品监督检验站站长黄昭瑜表示说,广州市食安网在没有经过检测,没有检测报告作依据的情况下,轻率地发布12种“毒水果”的警示,引起不必要的社会恐慌,对水果行业和消费者都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行为。他说,从市农检站每月的抽检结果来看,深圳市场上的水果绝大部分是安全的。今后,在继续严密检测农药残留和重金属污染的同时,农业部门也将对用于水果的各种添加剂加大关注力度,给商家和消费者明确的说法。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