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综合报道 > 正文

“垃圾食品”秀色可餐

2007/4/1 8:59:01 来源:深圳特区报

    将超市里的廉价食物雕塑成令人垂涎欲滴的美景

    “垃圾食品”秀色可餐

    英文里有个词组“eyecandy”,直译就是“眼睛的糖果”。眼睛当然对“吃”没什么兴趣,所以这个词有时指“中看不中用”。话说回来,糖果几乎对每个人来说,都意味着甜蜜美好,所以这个词也常用来形容非常漂亮的人或物,所以译成“秀色可餐”也不为过。加拿大艺术家科尔文·格里菲思为自己的摄影作品取这个名字,绝对是实至名归。格里菲思所使用的原料不只是糖果,也有爆米花和薯条之类的“垃圾食品”。

    食物雕塑的超现实色彩

    科尔文·格里菲思1971年出生于加拿大,如今在美国纽约居住。这个摄影科班出身的艺术家早在2003年就以一次名为“eyecandy”的摄影作品展一炮而红。跟许多艺术家的作品极具概念性,很难为普通人所理解不同,格里菲思的“eyecandy”不仅让人惊叹它的美丽,更是让前来参观的孩子都垂涎欲滴——因为,照片中惟妙惟肖的加拿大风景名胜,全都是格里菲思用我们在超市里就能买到的加工食品雕塑而成的。什么手指饼干、威化饼干、红烧肉罐头、水果糖、彩色砂糖、奶酪、爆米花、薯条,在格里菲思手中统统都成了艺术品。那个用奶酪制成的尼亚加拉瀑布绝对可谓“秀色可餐”,用罐头红烧肉伪装成的山丘也颇为传神。

    对于前来参观的加拿大观众来说,格里菲思的作品会让他们回忆起童年时代一家人度假的愉快往事。那时,他们大可以什么也不做,只是悠闲地躺在摇椅上,望着窗外熟悉而壮美的加拿大风光。这些食物雕塑的摄影作品具有超现实的鲜艳色彩,让人感到既熟悉又陌生,似乎只在童话或梦境中才有。

    别以为格里菲思是身临其境才捕捉到了这样的灵感。事实上,这组“eyecandy”绝对是“纸上谈兵”的典范。格里菲思并不曾亲自游览所有的名胜,他创作的依据是各式各样的旅游手册和明信片。

    消费文化与古老文明

    如果单从形式理解格里菲思的作品,无论主题、素材、摄影技巧、照片效果等都无懈可击。可是,这样的理解实在太过肤浅,格里菲思的理想绝非引来一众老饕在美术馆里作无限向往状,艺术家的真实意图是想抨击当代的消费文化,批评商业殖民主义。看他在“eyecandy”之后推出的另一个系列作品,或许能对这一点了解得更清楚——“我无法相信这并非帝国”。

    这个系列的摄影作品,对“帝国”这个概念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制作并拍摄的具体内容根据文化、政治和历史重要性甄选而出。其中既有经典古迹——比如中国长城和埃及吉萨金字塔,还有被现代社会毁坏的古文明——阿富汗巴米扬大佛。不仅如此,在现代社会无法回避的网络科技的代表——网络浏览器窗口也位列其中。

    最令人称奇的是,照片所拍摄的内容,是结合了手工艺、雕塑和建筑,运用世界各国生产的垃圾食品为原材料制作而成的。比如长城用爆米花铺就,吉萨金字塔由饼干搭成,巴米扬大佛用薯条粘合而成,而网络浏览器窗口则是用奶油冰淇淋涂抹而成。

    格里菲思的“帝国”系列展示的是可被称为“帝国”、具有深远影响、庄严而肃穆的事物,运用的却是快餐这样简单而普通的商业内容。这种鲜明的对比,强调了商业殖民主义的帝国现实,也令格里菲思反快餐文化和消费文化的理念得到了再度印证。

    反商业殖民的艺术

    反快餐文化、消费文化、商业殖民主义的潮流中从来都不缺少艺术家的身影,这与反对猎杀动物反对皮草的风尚中从不缺少时尚人士的点缀一样,总会令人难以捉摸。究竟是为了标榜自己的特立独行还是痛恨令自己得以功成名就的立身之本?他们的动机我们且不妄加揣测,只看看格里菲思的这条路走向何方。

    “帝国”之后,格里菲思的另外两个系列摄影作品同样得到了许多关注,并且多次受到加拿大国会的表彰。其中一个系列是“改造”,拍摄的内容是一系列快餐店——特别是大型国际连锁快餐店——被废弃或者改造的店面。坦率说,几十张正面拍摄的、几乎千篇一律的店面大头照,如果没有解释,实在难以勾起普通观众什么深邃的想法——除了感到异国地广人稀,一家小餐馆居然也能招摇地霸占一大片地儿并且扮成有点小情调的样子。

    眼下格里菲思在加拿大渥太华艺廊正举办最新展览——“一美元小店”主题摄影。(这里的“一美元小店”就相当于中国国内路边的“三元店”、“五元店”,专门出售价格低廉的小东西。)一些评论家和艺术爱好者看过之后,对其称赞有加——“有思想”、“有品位”、“有创意”,赞美之词不绝于耳。恐怕只有真正明白艺术之深意的人才能说出这样的话,因为这些摄影作品的内容就是在铺着单色布料的展台上,摆着各式各样会在“一美元小店”里出售的产品——从洗衣粉到润滑油,不一而足。乍看起来,你可能会觉着,这照片展台上的内容和陈列的方式,和家门口加油站便利店里的柜台没什么两样。

    也许艺术的真谛就是这样,看似极简约、极普通的形式,表现的却是极为深刻的内涵。不过,同是反对快餐文化、消费文化和商业殖民主义,英国的查普曼兄弟是这样表现的——40多座木雕陈列在黑咕隆咚的美术馆里,放眼望去以为是哥俩从非洲写生顺手捎回的原生态木雕,仔细一看,憨态可掬的卡通非洲土著人左手端着可乐,右手却攥着一包薯条。(佚佚文/图)

    ▲英国查普曼兄弟的非洲“原生态木雕”,左手端着可乐,右手拿着薯条。作者以此表达他们反对快餐文化的思想。

    这是薯条垒成的阿富汗巴米扬大佛。巴米扬在历史上曾经是佛教圣地,著名的巴米扬大佛6年前被塔利班用炸药摧毁。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