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产业经济 > 正文

当前国内玉米淀粉市场形势分析

2007/4/3 14:31:41 来源:网友
    由于06年收获期原料玉米价格的反季节大涨,使07年玉米淀粉价格的判断不能沿用老路。
  
    业内人士认为,玉米深加工行业需要重新定位,玉米淀粉不应再被看作是深加工产品,而是玉米的初级加工品,大宗原料的一种。事实上,从近两年开始,玉米淀粉价格与玉米价格走势渐呈贴合趋势,而在07年,这种情况将愈发明显。
  
    对于当前玉米淀粉市场存在多空因素,笔者分析如下:
  
    支撑因素
  
    产区玉米价格居高不下,销售亏损单位承压能力减弱自去年10月份以来,国内玉米价格反季节大涨,让玉米深加工企业措手不及。当时生产企业的做法不外乎两种:认赔执行订单,或干脆洗了合同。在随后的时间里,深加工企业被迫将淀粉价格提高至与成本相适应的水平。而在当时强劲的需求拉动下,销区的淀粉使用者也很快的接受了新的价格。然而,春节过后,淀粉进入季节性消费淡季。在需求量骤然减少的情况下,各大销区淀粉价格不可避免的出现大幅度回调。
  
    淀粉价格下跌了,玉米价格却依然坚挺。(关于玉米深加工企业的生产成本,笔者在《高成本给07年国内玉米深加工行业带来了什么》一文中有过介绍)。目前,华北已经出现了大面积的淀粉销售亏损,除几家知名的大型企业仍在苦苦支撑外,大批深加工能力不足的中小型淀粉厂纷纷停产。
  
    利润是各行各业生存的根本,自然深加工企业也不能例外。所以,销售价格倒挂的情况必然不能持久。在击退了零散市场的扰乱后,淀粉价格重新回归只是时间的问题。
  
    销区企业春节所备库存消化殆尽,小批量集中采购将陆续出现
  
    根据以往的采购习惯判断,目前销区用户使用的淀粉多是1月底到2月初所采购的。根据用户企业的自身情况,采购量从1个月到1个半月不等。而凭经验年后淀粉多为降价趋势,所以几乎没有企业在年前肯购买两个月的库存。
  
    由此我们可以推断,从3月中旬开始,销区的淀粉用户或多或少的都会出来补充一些原料库存——只要他们还在继续生产。这对于各地消化在春节期间所积压下来淀粉来说是一个非常大的利好。
  
    另外,进入4月份以后,南方冷饮市场启动,啤酒、饮料等行业对淀粉糖及甜味剂的需求将快速恢复,这类企业会成为首批淀粉价格回升的拉动者。
  
    抑制因素
  
    春节期间生产企业产品库存压力加大
  
    众所周知,玉米深加工企业在各节假日都是不停止生产的。可能是节前的高价运行使一些企业产生了过分乐观的心理。春节期间,产区淀粉库存呈现放大趋势,现在看来已经直接反映在了淀粉的售价上。
  
    如果说产区的淀粉库存就像一个人身上的脂肪,那么现在深加工企业的情况就如同一个肥胖病人正在喝减肥茶,准备把过多的脂肪廉价的排泄出去。
  
    中小企业伺机重整旗鼓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用这句话来形容淀粉行业里的中小型加工厂应当非常贴切。但小有小的好处,小有小的道理。在销售年景好的时候,这些中小企业就像添缝剂,到处添补大厂销售环节中的盲区,也给相应的客户群体带来一定的方便。然而在销售年景差的时候,他们便会成为真正的竞争对手出现在大厂面前,扰乱原有的销售秩序。最令大厂头痛的是,他们并不按套路出牌,灵活多变的机制让人无所适从。
  
    虽然目前的低价运行可以让绝大部分这样的企业偃旗息鼓一些时日,但一旦淀粉价格重新抬头,他们又会马上卷土重来。
  
    契机
  
    白糖价格上涨为玉米糖市场扭转颓势带来希望
  
    节后南方白糖产区白糖出厂价格较节前上涨了近300元/吨,近期趋于平稳。白糖价格的上涨给淀粉糖销售带来转机。深加工企业可能会因此加大淀粉转化糖的力度,在消化旧淀粉库存的同时,减少原淀粉的市场投放量,从而起到提振淀粉价格的作用。
  
    木薯淀粉淡出市场使玉米淀粉反弹没有后顾之忧
  
    3月底,国内鲜木薯榨季即将结束。作为玉米淀粉的主要替代品,木薯淀粉价格将呈现上涨趋势。进入4月份以后,除了特定领域,木薯淀粉对玉米淀粉的替代作用将大幅减弱,并逐渐淡出市场。
  
    玉米淀粉的需求量会随着重新占领市场而加大,为价格反弹提供客观基础。
  
    综上,笔者认为目前国内玉米淀粉价格处于底部,销区淀粉用户可放心买入。4月玉米淀粉市场将迎来转机,价格或根据需求量出现反弹,但预计幅度不大。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