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综合报道 > 正文

酱油行业外资并购风起云涌

2007/4/28 14:08:03 来源:中国食品报

 上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企业并购浪潮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到来而汹涌澎湃。近年来酱油行业竞争程度逐步加剧,随着外资纷纷看好中国,大举抢滩中国市场,跨国公司全方位展开了在中国酱油行业的并购活动。

  美国亨氏公司正式收购广州市番禺区粮食局下属三家国有企业的经营权。法国达能集团宣布将上海知名的“海鸥”牌酱油的生产权和销售权全部并入自己旗下的淘大食品公司。日本最大的酱油酿制集团黾甲万株式会社正式宣布与台湾统一企业共投资1100万美元,成立酱油酿造专业工厂。联合利华就收购了中国东部地区十分畅销的老蔡酱油。上海的老蔡酱油,曾经由于种种原因,市场越做越小,不仅在外省,在上海本地酱油的市场份额也幔慢被蚕食。1999年被联合利华收购。在北京,日本的和田宽与当地最大的酱油厂合资生产自己品牌的酱油,也尝到了甜头。香港的淘大、李锦记、加加也分别在上海、广州、长沙设厂,在国内也取得了不小的业绩。日本黾甲万也在中国积极寻求合作。统一等台湾酱油也在大陆市场悄悄渗透。雀巢目前也因为拥有“美极”、“太太乐”和“豪吉”等酱油品牌而使其调味品成为除咖啡以外的主要业务。如广东外资并购正浓。目前,打人广东酱油市场的还有各种洋品牌,脂香味的日本酱油和甜辣味为特色的东南亚酱油,如今也参与了我国酱油市场的竞争,特别是在广东市场的竞争尤其激烈。

  去年,亨氏集团以超亿元的资金收购了广东番禺“美味”酱油;联合利华收购了上海的“老蔡”;雀巢收购了“太太乐”。2006年1月,日本味之素株式会社对外宣布,以约18.45亿港币的价格收购了香港达能亚洲公司旗下的淘大食品集团和上海淘大食品集团60%的股份。这是迄今为止中国调味品市场最大的一宗并购案,也是味之素首次涉足中国酱油市场。有关专家惊呼:资本“大鳄”来势汹汹,瞄准的几乎都是本土一线品牌,他们都想从中国市场分一杯羹。

  有关专家认为,在这个世界上,没有资本就没有了企业控制权和市场话语权,原有品牌就会成为外资酱油品牌做中国市场的跳板,在外资品牌成长成熟后,丧失了话语权的中资品牌的自然结局就是淘汰、消逝。民族品牌难保,危机迫在眉睫。这已经不只是一个产权博弈的问题,而是民族品牌的问题。随着全球经济活动的日益频繁,酱油行业的世界竞争是不可避免的。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