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市场动态 > 正文

进口糖对国内糖价的影响将日益明显(2)

2007/5/14 14:21:40 来源:期货日报

    一般情况下,榨季消费量和供应量用上一年10月至当年9月的数据来统计,而海关对年度进口量按年初至年末的数据来统计。2004年我国进口食糖关税配额已经增长至194.5万吨,而配额内的关税降到了15%。进口关税配额证自每年1月1日起至当年12月31日有效,国家对符合配额管理政策的进口糖进入国内流通没有政策限制,即可以完全按照市场化原则进口和销售。只有当国内价格高出国际价格,并有合理利润时一般贸易进口才会发生。当前从泰国进口食糖折合国内糖价3200元/吨,从巴西进口食糖折合国内糖价3450元/吨左右,应该说都具有合理利润。

    下面我们统计一下已经发生的一般贸易纯进口对2006/2007榨季消费量的影响。去年10月至今年9月的进口量都是本榨季的供应量,去年最后一季度我国一般贸易纯进口达25.51万吨,加上今年一季度一般贸易纯进口11.07万吨,共计为36.58万吨。而2004/2005榨季同期的纯进口为5.68万吨,2005/2006榨季同期的纯进口为20.26万吨。也就是说进口糖对本榨季前半段的供应量已经产生了比往年更大的影响,且这个影响是在使用上一年度的配额基础上实现的,因为去年最后一个季度的进口是使用去年的配额,并没有影响今年的194.5万吨配额。

    在“昆明糖会”上,商务部人员谈到进口糖问题时表示,我国贸易顺差源于出口增长过快,进口增长不同步,这会在未来发展中遇到很多问题,但又不能以牺牲出口为代价,只有增加进口来实现贸易平衡。一些产品(如食糖)要纳入放宽贸易政策的范畴。因此,寄望于国家增加进口难度是不现实的。

    当前国际糖价持续低迷,国内糖企对持稳于3650元/吨以上的报价的销售策略较难改变,在这种国内外价差仍然较大的情况下,无异于给进口贸易企业吃了一颗定心丸,后期进口糖数量可能大大超出预期。而下一榨季由于播种面积继续扩大,增产已是几乎成为现实的情况下,本榨季不可能会保留太多的结转库存。如此,后期库存压力可期,糖价也就变得岌岌可危了。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