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市场动态 > 正文

国内小麦替代玉米比价效应显现

2007/5/15 11:02:13 来源:网友

    受近几年我国玉米、小麦供需格局发生较大变化的影响,其之间相互批量替代的现象可谓是地常发生。市场回顾,2006年新麦上市初期,在托市收购展开之前,国内多数产区麦价经历了一段低迷期,同时,玉米价格则受青黄不接、需求旺盛等综合因素的影响,明显高出同期小麦价格,导致去年小麦饲料消费量高达300万吨左右,同比大增1倍。据观察,随着2007年新麦上市步伐的不断加快,历史有望阶段性重现,具体分析如下:

    四川新麦上市,批量替代玉米已成趋势

    据悉,目前四川一睦地区新春麦已批量上市,当地贸易商收购价格为1420-1440元/吨,进饲料厂为1460-1470元/吨,与当地玉米市场价格相 比每吨明显偏低200元以上,饲料企业替代积极较高。以成都地区为例,眼下当地东北玉米站台价为1680-1700元/吨,河北玉米站台价为1690- 1720元/吨,河南玉米为1670-1680元/吨,均较节前上涨了20-40元/吨。替代主要发生在鸭料中,水产料及猪料中也有使用。小麦大量替代玉米对当地玉米消费市场将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同时目前养殖业的相对低迷将导致部分饲料企业继续青睐饲料小麦。

    玉米小麦供基本面差异,替代不可避免

    据5月份最新供需平衡表数据显示,2007年我国玉米产量为1.37亿吨,同比预计下降450万吨,幅度为3.17%,同时玉米需求继续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为1.5亿吨左右,同比增长690万吨,幅度为4.8%,“一降一升”导致今年国内玉米库存水平继续大幅减少,本月最新预测值为3134万吨,这也是近15年以来的历史新低点;2007年我国小麦产量为9663万吨,同比减产6.5%,尽管如此,受国内面粉口粮消费量逐年明显下降、库存结构不合理及 托市政策影响,在一个年度里,小麦价格将可能继续出现阶段性大幅波动。

    冬小麦有望提前上市,替代玉米具备客观基础

    从去年播种开始至今,国内主要冬小麦产区的天气可谓是“多灾多难”,先是干旱导致山东一些地区小麦无法如期播种甚至大面积弃种,然而是长达大半年的旱 情,导致多数产区小麦均遭受了不同程度的干旱,紧接着而来的是,大范围的病虫害,导致多数产区小麦均遭受了不同程度的干旱,紧接着而来的是,大范围的病虫 害,导致部分地区小麦单产、品质明显下降,上述情况可能导致2007年一些产区新冬小麦上市较往年明显提前,一般约提前7-10天,同时内在品质同比也将 出现一定幅度的下降,这给其大量替代玉米提供了客观、可行的市场基础,毕竟相当一部分市场人士是在眼下饲料消费低迷环境之下对玉米后市持看好态度,若后期 养殖业逐步得到一下恢复的话,应该说,玉米价格未来继续提价的空间仍可能期待的。

    综合分析,近期四川新春麦替代玉米仅仅是一个区域性现象,前期可南南部也存在部分饲料企业用当地低价小麦替代玉米的情况。我国小麦收割、上市一般是由南向北逐步展开的,因此未来一段时间,湖北及河南南部新麦上市动态值得市场关注。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