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专业视角 > 正文

行业:中药产品频遭“食字号”骚扰

2007/5/17 14:13:39 来源:星岛环球网

    中药产品频遭“食字号”骚扰
  业内人士指出仿制品一般具有无地址、无批号、超低价等特点

  卫生部近日发布公告,要求食品生产单位禁止使用已经批准的药品名称命名其生产的食品,食品经营单位不得购入、贮存、陈列和销售与已经批准的药品名称相同的食品。任何食品中不得添加《保健食品禁用物品名单》所列的物品。除保健食品外,食品不得夸大宣传任何特定的保健功效。

  “如果再得不到重视的话,食字号产品有可能危及整个中药产业”,近日,世界卫生组织专家在广东化州中药厂参观时警告中国同行。

  专家们表示,在走访多家企业后了解到,目前中国食字号仿冒药品正呈现泛滥趋势,最多的一种药品冒出28个同类的食字号仿冒产品,近期市场更是出现化州橘红液和膏、六味地黄丸等经典中药产品的同名或近似名称的食品。

  之前也有多位中药企业老总大声疾呼,如果再不集中治理,将严重影响整个中药产业的健康发展,后果不堪设想。“和食品赛跑,中药必输”,一位企业老总表示。
  
  仿药食品贻害无穷 

  据业内人士透露,目前只要是市场上畅销的常用中成药,基本上都有同名或名称相近似的普通食品。日益严重的仿冒风潮给中药企业造成了很大压力,大部分企业对此都疲于应付,苦不堪言,而消费者对此认识不够。

  化州中药厂有关人士告诉记者,该企业的化州橘红产品从2004年初开始遭遇食字号产品的骚扰,根据调查目前市场已经有10多家作坊似的仿冒品种,而这些食字号产品具有共同的特点,比如首先没有详细的地址或者门牌号码;其次,包装盒上电话不通,打电话没人接,要不就是要对方介绍的几个电话号码中转来转去;还有产品要熟人才能销售,“如果大家关系熟了,不是外人才能给我们销售他的产品”。为了尽量避免暴露,一般仿造生产企业都拒绝参观生产地,“即使你按照地址千辛万苦找到了,但是对方往往不承认是自己的生产厂家,有的干脆说现在不生产了,机器有问题等,始终拒绝参观”。此外,仿照知名企业药品名及包装,如食品“橘红口服液”和知名药品名“橘红痰咳液”就一字之差,“更重要的是一般在价格上都比较便宜,零售价大都定在1.8元-3.5元左右,销售也多在二类城市药店及农村市场”。
  
  药企频遇李鬼损失惨重

  据统计,有的药企仅仅为制止一个产品被仿冒侵权就需要投入20万元左右,其中还不包括产品的损失。而有些知名品牌因仿冒侵权造成的损失甚至高达上亿元。

  对于这类李鬼产品的危害,广东化州中药厂人士表示。消费者在购买药品时,一定要认准“正规企业厂名”、“产品名”、“国药准字号”。不规范的食品吃了会伤害身体甚至会加重病痛,食品不具备治疗病痛的功效,“对症下药”才是最快最放心的方法。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