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综合报道 > 正文

粽子咸蛋俏销雄黄酒遇冷 端午节只剩下吃了?

2007/6/20 8:56:51 来源:南京日报

    昨天是端午节,与各大超市粽子、咸鸭蛋等端午食品的俏销相比,饮雄黄酒、插艾叶等端午习俗却渐渐从年轻人的记忆里“淡出”。不少“老南京”感叹,一些传统节日沿袭到今天,剩下的几乎只是“吃”了。

  昨天,记者来到沃而玛超市,这里专门辟出了四五个柜台卖粽子,馅料十分丰富。市民王大妈一口气买了很多各种馅料的粽子。她说,往年都是自己家里包粽子,可她只会做一二种馅料,所以就到超市里,多买几种馅料的粽子。粽子柜台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几天,光是散装粽子的日销量,就达到了五六百公斤。

  在瑞金路金润发超市,粽子、咸鸭蛋和绿豆糕等端午节传统食品一应俱全,吸引了许多市民挑选。销售人员说,无论是散装的还是礼盒装的,卖得都不错。

  与这些端午食品热销相比,雄黄酒、艾叶等和端午相关的物件,却渐渐被年轻人遗忘。

  喝雄黄酒、洒雄黄水,曾是老一辈们在端午节必做的一件事。然而,在新街口、瑞金路一带,记者走访了六七家药店,结果发现,只有个别药店有雄黄出售。新街口第一药店的中药师张长华告诉记者,今年端午节,他们只碰到两位年龄偏大的顾客来买雄黄回家泡酒,“不少年轻人都不晓得端午要饮雄黄酒,这种老习俗估计快消失了。”张长华说,他小时候,雄黄是端午节的必备物品,家人通常都在泡完酒后,用筷子蘸了点在额头上,据说能“明目”,剩余的洒在门前院内用以“驱邪”。

  记者在羊皮巷菜场和瑞金路农贸市场,也发现只有少数摊位兼卖艾草。一摊贩说,这些草都是自己去郊区的山上采来的,买的人绝大部分是中老年人,“小年轻不兴插这个”。

  “蕴涵着深厚传统文化的本土节日,在人们印象中似乎只剩下‘吃’了。”民俗研究者王涌坚向记者感叹,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都市青年在过传统节日时,越来越重形式而轻内容。加之一些商家借节日大肆炒做,只注重产品的包装、销售,而不重视挖掘其内涵。导致一些年轻人谈起西方节日来如数家珍,而对本土传统节日却“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他建议,社会各界应重视对传统节日文化内涵的宣传,让传统民俗文化得以传承、发扬。(作者:李子俊)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