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产业经济 > 正文

保健食品撞“墙”了

2007/6/22 9:05:10 来源:中国质量报

    砌“墙”的目的,无非是还原保健品的本来面目,重新划分市场,分清鱼目和明珠,请起哄者退出去,让真正的保健品留下来。

    全国消费者都注意到这样一条消息: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日前发布了《保健食品命名规定(试行)》,明确规定保健食品命名不得使用功能名称及其谐音字,不能使用夸大和绝对化的语言,如“高效、速效、第几代”等。而且,每个产品只能有一个名称,由品牌名、通用名、属性名三部分组成。《规定》还对保健食品命名提出“八不”要求(详见本报今日6版)。
    众所周知,保健品主要针对的是一些慢性病患者,尽管生产者明知这种治疗不是“高速公路”,但为了销售,他们什么话都敢说,什么调儿都敢唱,什么速度都敢冲。很长时期以来,保健品市场几乎成了“神话和传奇的摇篮”甚至“谎言基地”。在一项权威调查中,发现有的产品宣传:“奇迹般地为数万患者解除或减轻了顽固性肠胃炎、顽固性头痛、肿瘤、心脑血管疾病和中风偏瘫的折磨”,“效果好,无副作用,有效率达93.7%以上”。有的产品宣传:“对癌症、心脏病、老年性疾病、白内障、肝脏和胰脏疾病、糖尿病、高血压、不育症、贫血、前列腺疾病等40多种疾病,有较好的预防和辅助治疗作用”。还有一些企业采取以宣传产品主要原料所具有的疗效的办法来暗示疗效,误导消费。至于涉“性”产品,那就更加乱套。“性保健品店”或“成人保健品店”里销售的号称“壮阳”、“改善性功能”的保健品,许多都没有卫生部批号,甚至连厂名、厂址、联系电话都没有,有的只留个手机号码。乘飞机的旅客会发现,在执法部门很难监管到的候机楼商品部柜台内,赫然摆着未经我国卫生部批准的进口保健食品,而且都标着不菲的价格。在某些电视台的“电视直销”栏目中,经常播放没有任何卫生部批号的所谓“功能性食品”、“保健品”的违法广告。事实上,无论是一流的医学专家,还是目不识丁的老百姓,谁都不相信这个世界上能有什么“万能药”。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砌“墙”的目的,无非是还原保健品的本来面目,重新划分市场,分清鱼目和明珠,请起哄者退出去,让真正的保健品留下来。
    还有一条好消息。国家发改委价格司负责官员透露,今后每两年调整一次政府定价范围内的药品价格。他表示,为了抑制药价虚高,国家不断加大对药品监管的力度,从1997年至今十年来,发改委对于列入政府管理价格的药品共计降价23次,每次平均大概降了15%至20%。我希望,保健食品也能搭上这趟“降字头”动车组,把自己的屁股从“贵族”的座位上移下来,变身平民百姓所欢迎的大众产品。当然,这番话若要兑现,还要得到广大药商包括保健品生产企业的积极配合。只要保健品姓了“真”,普通药价下来了,患者心里踏实了,市场想不火都不行。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