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市场动态 > 正文

谣言击中市场香蕉价格的“软肋”(3)

2007/7/8 10:03:38 来源:网友

  谣言击中市场“软肋”

  自今年3月初以来,“毒香蕉”、“香蕉致癌”流言不断。4至6月份,本报记者及身边的朋友相继收到如“泛青香蕉不要吃,其中有类似人类的SARS病毒”之类的谣传短信。

  邢先生则表示,像自己一样的种植户在一系列谣言风波中惶惑不安,因为他们并不怎么了解消费市场信息,容易“被谣言牵着鼻子走”,在与收购商及流通商讨价还价中丧失了主动权。

  邓峻宇则一脸无奈地向记者表示,自己也是谣言风波中的受害着,打压香蕉价格跟他无关,“平常的利润都是稳定的,现在风险很大,利润也被摊薄了。”

  在采访中,有流通商及种植户质疑,谣言屡次中伤市场,是否有幕后黑手操控?记者在采访中得知,农业部门已联合公安部门调查“蕉癌”等谣言短信源头。

  国家九四八香蕉项目首席科学家张锡炎博士分析称,上述短信很可能是一场阴谋,矛头指向整个中国的香蕉产业,因为短信中提及的香蕉“泛青”的特点,是中国香蕉所特有的。他同时提议建立香蕉预警机制,以应对突发事件。

  “谣言只能影响市场而不能左右市场。”徐闻县香蕉生产销售工作协调领导小组副组长、县水果蔬菜研究所副所长曾文盟表示,市场供过于求是蕉价大跌的主因,而谣言是香蕉产业危机多年积弊一朝暴发的导火索。

  曾文盟指出,种植结构不尽合理,生产缺乏组织协调机制,是我国香蕉生产的痼疾。徐闻县今后应根据全国乃至世界香蕉生产情况对县里香蕉生产进行结构调整,防止由于种植面积过大而出现的蕉贱伤农。

  徐闻县委副书记侯德耀则认为,徐闻这几年香蕉产量增长太快,产供销链条脱节,香蕉没有进行深加工,产品的附加值低,因此市场一有变化,脆弱的香蕉产业就不堪一击。今后应增强香蕉生产的集约化、产业化程度,提高风险抵抗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在采访中,不少徐闻县官员、香蕉种植户及流通商向记者表示,谣言恰恰击中了这些香蕉市场的“软肋”,在供大于求的市场环境下,谣言就成为压垮香蕉价格的的最后一根稻草。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