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企业资讯 > 正文

娃哈哈到底讲不讲规则守不守合约

2007/7/8 10:18:38 来源:网友

    娃哈哈与达能之争已到白热化阶段。日前,杭州娃哈哈集团有限公司新闻发言人单启宁向媒体发来洋洋洒洒9000多字文章,细数与达能合作11年来的历程与细节。这当中就大众最为专注的“娃哈哈到底讲不讲规则与信守不信守合约”等几个要点做了详细阐述。

    关于合作

    娃哈哈与达能合作经过三阶段

    据单启宁介绍,娃哈哈与达能合作基本上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娃哈哈与达能争夺经营权的斗争,一方面达能给娃哈哈制定了责任与义务及很高的营利目标,一方面又给中方套上了苛刻的限制条款。当中方提出扩大瓶装水的规模,生产非常可乐及其他一些新产品的开发的建议均被一一否认。

    后来娃哈哈干脆不管达能,只要自己认为有把握的就做。结果娃哈哈的桶装水、非常可乐及一些新产品一炮打红,在高额回报下,达能终于认可了。

    尽管达能认可了娃哈哈的经营,其收到的回报亦使他们眉开眼笑,但其认为娃哈哈与宗庆后是其不可控制的。因此,2000年达能收购了娃哈哈当时最大的竞争对手乐百氏后,随即开始了第二阶段。

    “达能企图通过加快、加大其直接控制运营的乐百氏的发展,从而限制娃哈哈的发展,最终将娃哈哈并入乐百氏的平台。”单启宁说。

    达能对向娃哈哈追加投资不感兴趣,在达能知情与默许的情况下,娃哈哈自2001年开始逐步发展了一批与达能的非合资企业,进入第三阶段。“这也是达能自己直接经营的企业不是太好,特别乐百氏出现亏本后,看看娃哈哈的非合资企业的不断兴旺发达,达能又要低价并购娃哈哈这些企业,遭到拒绝后才引发了这场纠纷。”单启宁表示。

    与达能的合作没有效果

    单启宁表示,娃哈哈与达能的合作曾是广为称颂的一个中外合作的典范,其实不然,实际上是一个中方当初良好的愿望并未实现的没有效果的合作。

    据了解,合资起初的1996年,娃哈哈仅有不足2000名员工,年销售规模10亿元,年利润2亿元。单启宁表示,这在当时是一个效益比较好的企业,但同时亦看到了国家改革开放的政策,吸引了大量的国际巨头进军中国市场,感到不尽快地扩大规模、提高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加快自己的发展速度,将有会被市场所淘汰的危险。

    因此,对法国达能前来合作很感兴趣,希望能通过与他们的合作获得资金、技术、管理上的帮助,尽快成长起来。由于同时亦看到了当时我们的一些企业与外方合资后产生了中方的商标被冷冻、经营权被剥夺、员工被裁员等情况,在谈判中强硬地提出必须打娃哈哈的品牌,经营自主权必须由中方控制,不得裁员,要承担退休工人等条件,当外方答应了这些条件后开始了合作。但通过这11年的合作实际上达能并没有提供任何技术上、管理上的帮助。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