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产业经济 > 正文

是谁制造海南蕉病谣言?

2007/7/15 8:17:40 来源:网友

  进口蕉商成为业内怀疑焦点,海口市公安局立案侦查一个月前,“香蕉短信谣言案”在海口市公安局正式立案。
  报案人张锡炎始终认为,这是一场有组织、有计划的商业阴谋,它针对的不仅仅是海南香蕉,而是整个中国香蕉产业。
  张锡炎,海南省香蕉协会秘书长,国家948香蕉项目首席科学家。
  一个月后,海南香蕉行情开始从低谷缓慢向上攀升,而谣言背后的真凶仍不明朗。
  海南省公安厅新闻发言人何邦启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一种可能是犯罪嫌疑人制造恐怖信息影响社会稳定,还有一种可能是有些人制造谣言,打压香蕉价格,从中获利。海南省农业厅巡视员简纯林的观点倾向于后者。
  6月21日,海南香蕉产销情况通报会上,简纯林再次把近期香蕉价格下跌的原因之一归结为:“4月下旬以来,‘海南香蕉含有类似SARS病毒’的手机短信流传。”
  造谣短信中伤海南香蕉
  4月24日中午,海南省澄迈县香蕉种植大户牟伟收到一条朋友转发的短信,内容是后来引起全国媒体关注、中央领导批示的“香蕉病毒谣言短信”。当日,恰是谣言传播最凶猛的一天。
  来自有关部门的权威调查显示,谣言最早发现于4月16日上午9点,在22-24日达到传播高峰,其中24日短信传播量最多,总计4791条,谣言短信的发送来源并不唯一,有来自中国北方最大的香蕉集散地沈阳,也有浙江宁波、江苏等地,随后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迅速蔓延。
  简纯林认为,正是由于谣言短信在国内主要消费城市的散播,使得消费者对海南香蕉的安全性再度产生疑虑。


  海南省农业厅统计显示,5月下旬以来,因受到短信谣言等影响,香蕉收购价格从每公斤1元左右持续下降,全省平均收购价0.6元/公斤,局部最低价0.3元/公斤。
  5月22日,新华社驻海南记者就此事刊发内参,得到中央领导的批示:加强海南香蕉的正面宣传,维护蕉农的合法权益。
  23日,农业部新闻办发出权威辟谣:“香蕉中根本不会含有类似SARS的病毒,请广大消费者不要听信谣言”,但是谣言短信给蕉农造成的损失已经无法挽回。据海南农业厅统计,5月底到6月初,当地香蕉产业每天的损失都在400万元左右。
  24日,在谣言短信肆虐整整一个月后,海南省香蕉协会和省发展南亚热带作物办公室同时向省公安厅报案。
  谣言频发绝非偶然事件
  在张锡炎看来,“短信谣言”只是一系列打击香蕉产业的商业阴谋中的一部分,而这一系列的谣言从去年下半年至今已经多次中伤海南香蕉。
  2006年10月18日,一条“香蕉被加工化学剂催熟”的报道出现在媒体上。
  张锡炎说,报道中所谓的存在安全隐患的化学加工过程,实际上是正常香蕉生产过程中的生理催熟环节,只要是熟悉香蕉行业的人一看便知,但是普通消费者却难辨真伪,极易被误导。
  2007年3月13日,广州某媒体关于“蕉癌”的报道引起香蕉行业的强烈震荡。
  张锡炎说,这篇把香蕉巴拿马病称作“蕉癌”的报道本身并没有大的问题,但是经过媒体和网络的炒作,把“蕉癌”误传成“吃香蕉会得癌症”,很明显有人在利用这篇报道做文章。
  张锡炎说,造谣者正是利用了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关心编造谣言,而这些谣言造成的恐慌远远大于食品安全带来的担心。
  海南省香蕉协会副会长王兆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谣言短信主要散发到海南香蕉的重要销售地,而且指明是海南香蕉,这说明是有预谋、有针对性的。短短半年时间内,连续发生多次关于香蕉的谣言,绝不是偶然事件。
  简纯林持相同观点。他告诉记者,今年两次谣言事件发生的时间恰好是海南香蕉大量上市的季节,尤其是第二次短信谣言,正是海南香蕉刚刚从“蕉癌”事件的阴影中走出,价格开始回升的时候。谣言出现的时机把握得非常准确,很明显不是普通老百姓缺乏知识“恶作剧”那么简单。
  张锡炎分析,造谣者对国内香蕉市场、生产水平、种植规律等情况非常熟悉,又充分利用了媒体和消费者的心理,不是国内一般的经销商能做到的,“甚至已经达到国际情报咨询的水平”。
  怀疑者的矛头直接指向了进口蕉商。
  中外香蕉博弈国内市场
  来自海关部门的统计数字显示,从2001年开始,国外进口香蕉的数量呈逐年下降的态势,从2000年的近60万吨下降到2006年的38万吨,进口量减少40%。
  目前,国内香蕉市场每年的需求量在660-680万吨,2007年海南的香蕉总产量预计达到150万吨,约占全国市场份额的20%,占据着国内大部分中高端市场。
  而在6年之前,每年10月至次年5月,国内高端的香蕉市场几乎全部被进口香蕉垄断。90年代中期,进口量最多时达到80万吨,主要来自南美和菲律宾。当时的中国,既是香蕉生产大国,又是进口大国。
  2001年,海南香蕉遭遇烂市,收购价格跌到0.4-0.6元/公斤。然而因祸得福,物美价廉的海南香蕉迅速被国内市场接受,一举奠定了海南香蕉在国内市场的地位,进而带动国产香蕉迅速发展。
  2002年,南美进口中国的香蕉总量只有上一年度的1/10;2003年,国内市场几乎看不到曾经红极一时的南美香蕉。
  经过6年的发展,海南香蕉产量翻了一番,而进口香蕉量却逐年下降。目前,中国的香蕉生产量为列全球第三。
  巨大的市场空间,给国产香蕉和进口香蕉提供了同样的商机。
  海南香蕉优良的品质、合理的价位已经得到国内消费者的认同,但产业经营上的劣势,却让国产香蕉始终无法形成品牌优势,无法打入国内超市和国际市场。而恰恰在这方面,进口香蕉占据着绝对优势。
  在今年一系列的香蕉谣言风波中,以海南香蕉为代表的国产香蕉损失惨重,据统计,仅海南蕉农直接损失8.22亿元,受损面积37.6万亩,受灾蕉农100万人。
  而进口香蕉的市场价格却始终盘踞在6元/公斤左右的高价位,多数业内人士认为,进口香蕉几乎没有受到影响。
  但记者在采访中发现,怀疑进口香蕉的观点并没有得到香蕉业内的一致认同。海南万钟香蕉销售有限公司总经理赵军表示,进口香蕉同样是谣言受害者;广东部分香蕉专家则认为,其他大宗夏季水果经销商造谣的可能性更大。
  截至记者发稿前,该案件仍在侦查当中,海南省农业厅和香蕉协会都没有得到案件取得突破性进展的消息。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