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食品安全 > 正文

果菜出口必须强化源头管理

2007/7/18 9:32:07 来源:黑龙江日报

    国家质检总局确定的出口食品(含水果、蔬菜)采取“公司+基地+标准化”的生产管理模式,是符合中国国情和出口食品实际的,是出口食品质量的重要保障,也是指导企业走规模化、集约化和国际化发展道路的一个方向。这种管理模式已被列入国家“十一五”食品安全规划。采用这种模式管理的根本目的是要通过源头管理来达到提高产品质量的目的。目前,我省食品出口企业距离这一管理模式的要求还有很大的距离,企业的规模、备案基地的数量、口岸仓储、加工能力等方面还需进一步提高。

  建议一:地方政府要加大扶持力度,在边境地区建立出口果菜加工区。

    目前,我省近80%的对俄出口果菜是通过绥芬河公路口岸、铁路口岸和东宁公路口岸出口的,那里已形成为对俄贸易的活跃地区,而功能完善的出口果菜加工区却还没有建立起来。绥芬河和东宁只有仓储能力有限的中转库,不具备大量存储和加工能力。作为集散地的牡丹江市果菜批发市场规模小,功能不完善,难以发挥作用。因此,建议地方政府加大扶持力度,推动龙头企业在口岸地区建立集仓储、加工、检测等功能于一体的出口果菜加工区,检验检疫部门进驻监管,以保证输俄果菜符合俄罗斯的要求。

  建议二:企业要走出去,到果菜产地去建立出口基地。

  出口企业是产品的生产者,是产品质量的第一责任人,应增强质量意识。要稳定货源供应,跨出省去,到果菜主产区建立以俄罗斯为出口方向的生产基地,建立自检自控体系,生产出合格的产品。

  建议三:要加强对企业的诚信管理,推行“红黑名单”制度。

  针对我省对俄出口现状,要在出口企业中大力推行这一制度,在按照“公司+基地+标准化”生产管理模式运营的出口果菜企业中,推选优秀的企业,加大对其扶持的力度,给予减少检测项目、加快验放速度等优惠政策;对违规的企业,要列入“黑名单”对外公布,并采取严厉的监管措施,以此来促进企业加强诚信体系建设。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