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食品安全 > 正文

质检总局:七大措施建立食品质量安全体系

2007/7/23 17:49:55 来源:网友
    2007年7月20日上午10时,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质检总局局长李长江介绍中国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等方面情况。
 
    李长江介绍说,目前,我国共有食品加工企业约50万家,其中,有规模的大中型企业15万家左右,生产的产品占市场份额的90%以上。政府监管部门按照“抓大管小”的指导思想,抓好大中型企业的产品质量,管住小食品加工企业、小作坊,使食品监管工作逐步走上了制度化、规范化轨道。
 
    一是严格实施了食品和食品相关产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这项制度包括三个方面的主要内容:生产许可、强制检验、准入标志。所有28大类525种食品全部实施了市场准入制度。到今年6月底,共向生产企业颁发了104700多张食品生产许可证,获证企业食品的市场占有率达到同类食品的90%以上。同时,已开展了食品用包装、容器、工具等7类食品相关产品市场准入工作。
 
    二是全面加强了食品生产加工小企业小作坊整治工作。对35万家食品小企业小作坊进行了专项整治。其中,1.6万余家小作坊停产或转产,8158家小作坊被强制停产,4272家小作坊实行联合、兼并,19万多家小作坊签订了食品质量安全承诺书,查处的无证生产、违规生产的小作坊26726家。小作坊食品的平均抽样合格率由2005年的60.3%提高到2006年的70.4%。
 
    三是加大了食品和食品相关产品的国家监督抽查力度,发现问题及时开展区域性、行业性整治。
 
    四是实行了食品安全区域监管责任制。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共建立食品安全监管责任区16030个。
 
    五是严厉打击食品生产“黑窝点”和使用非法添加物违法犯罪行为的专项行动。截至今年5月底,全国质检系统共出动执法人员33万人次,查获假冒伪劣食品货值金额近2亿元,取缔食品制假“黑窝点”180个。并实施了“百千万工程”(百市、千镇、万村),集中整治区域性质量安全问题。
 
    六是大力加强了食品标准体系建设和食品认证工作。我们制定了食品安全标准中长期发展规划,会同有关部门对1万多项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及14万多项企业标准进行了清理,并对现有2463项国家和行业标准组织开展了修订,新制定了200多项国家标准。在食品认证工作方面。我们基本建立了从“农田到餐桌”全过程的食品、农产品认证认可体系。建立了饲料产品认证、良好农业规范(GAP)认证、无公害农产品认证、食品质量(酒类认证)、绿色市场认证等多种形式的食品、农产品认证制度。目前,有机产品认证面积达230万公顷,已进入世界前10位;18个试点省的286家出口企业及农业标准化示范基地开展了认证试点工作。
 
    七是严把进出口食品质量安全关。我们全面加强对进口食品的检验检疫和监督管理工作,对出口食品大力推行“公司+基地+标准化”生产管理模式,实行备案管理,完善种养殖基地的动植物疫情疫病监测体系,完善农兽药残留监控体系,保证进出口食品安全。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