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产业经济 > 正文

味精闭环生产新工艺实现无三废排放

2007/8/27 16:41:28 来源:网友

  经过多年的努力,研发成功了一条无三废排放、资源充分利用,又可节能的味精生产工艺路线,这种工艺叫作“味精闭环生产新工艺”,具有以下独特之处——

  1、采用超微滤膜去除菌体、蛋白质、多糖、色素、重金属盐等高分子杂质,这些杂质特别是菌体、蛋白质、多糖及色素,会降低谷氨酸的结晶性和结晶纯度。除去这些物质,有利于提高味精的结晶收率及结晶纯度。

  2、超滤截留液经硫酸水解后,菌体、蛋白质变成了氨基酸,多糖变成了单糖,可溶性钙盐变成了硫酸钙(CaSO4)沉淀,它们经过滤后,再套回到渗透液,不仅使超滤的提取收率达到近100%,而且,水解获得的氨基酸还有促进谷氨酸结晶的作用,对谷氨酸结晶有利。

  由于超滤截留液最终要套回到渗透液,故超滤膜的浓缩倍数不必设计得很高,一般5-6倍即可,这样超滤的平均通量(即透过量)就较大,超滤需配备的膜面积亦较小,电耗和投资亦会大幅降低,故超滤膜的作用在本工艺中获得了最佳的发挥。

  3、结合新的生产工艺,科学套用谷氨酸与味精结晶母液,不用“离交工艺”,从根本上解决了“离交”带来的污染。

  A、谷氨酸结晶母液经ED(离子交换膜)脱除小部分盐后,套回结晶工序,可使谷氨酸结晶收率提高到98%以上;并能将酸性母液的蒸发量降低60%以上,可节约能源。

  B、将味精结晶母液套用,可以纯化粗谷氨酸,能使谷氨酸纯度达98%以上。纯化谷氨酸的洗液再往前套入酸水解液中,不仅可回收洗液中的谷氨酸,而且可把味精母液中带来的焦谷氨酸水解为谷氨酸,一并送入谷氨酸结晶工序加以回收,对提高味精总收率十分有益。

  据悉,目前味精行业采用的“离交工艺”即“离子交换工艺”,该工艺产生污染的原因为:谷氨酸结晶后的母液需要添加很多硫酸,才能降低PH值,谷氨酸才会被离子交换柱上的树脂所吸附,之后用氨水洗脱、回收谷氨酸。采用这样的工艺,虽然回收了谷氨酸,但同时也会产生大量的硫酸氨废水,从而产生污染。

  4、该工艺在谷氨酸结晶、味精结晶、硫酸铵结晶方面,均采用蒸发与冷却耦合连续结晶工艺,不仅结晶收率高,而且大幅度地降低了能源的消耗,节能效果显著。

  5、该工艺可用来建新的味精工厂,也可用于改建老厂,改建过程中,可充分利用原有的装备。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