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综合报道 > 正文

上市遇冷市民普遍观望 部分商户停售袋装米线

2007/9/1 11:53:25 来源:网友

  “最近风声比较紧,都在谈米线要有包装了。”昨日中午,在昆明新闻路篆新农贸市场做了六七年米线生意的李女士告诉记者,8月初她也曾经进过袋装鲜米线,但由于销路不好,两天后就不进了。在记者采访的4家曾销售过袋装鲜米线的经销商中,目前只有一家还在坚持销售。从9月中下旬开始,质监部门将施行鲜米线、卷粉、饵丝、面条等4个地方标准,该标准规定鲜米线必须有外包装才能上市。对此,市民贬褒不一。干净卫生、携带方便是袋装米线的最大优势,但价格高出散装米线50%、品质能否保证等问题也让市民的购买欲望大打折扣。对于动辄买几十公斤的米线店老板来说,如何包装、保存,以及因此带来的价格波动,让他们很担心。鲜米线的“穿衣运动”引发了5大疑问。

    疑问一

    谁来为外包装埋单

    在记者采访的7位市民中,有5位对于米线的“穿衣”成本由谁承担表示担心。从目前情况看来,市民在为这些米线包装埋单,市民也用自己的选择对此做出了回应。在篆新农贸市场2-11号铺面,记者看到了目前昆明市场上唯一的袋装鲜米线,500克售价1.3元,比起1.7元/公斤左右的散装米线,价格高出了近53%。米线旁边是红色的招牌,上面有着“市政府‘放心粮油’”等字样。经销商付女士说,目前市场上只有昆明穗丰食品厂出品的袋装鲜米线,她一天能卖二三十袋,散装米线的销量则是三四百公斤。

    “昆明这些大妈会算得很,卖不动。”在穗丰食品厂的一个米线经销点,老板娘告诉记者,他们在8月初销售了袋装鲜米线一周后,就不再进货了。这个说法得到了生产厂家的证实,穗丰食品厂工作人员告诉记者,8月初他们在200多个米线经销点铺货,现在还在进货的经销点已经减少了五六十家。价格是目前袋装鲜米线推广中遇到的最大问题,刚推出该产品时,日最高销量达到700袋,但现在每天总体销量只有300袋。

    疑问二

    一袋该装多少米线

    一个老人称6毛钱的米线拎回家,一家三口一顿可以吃1公斤,一个米线店一天要用掉五六十公斤……对于习惯了敞开了卖、想买多少就能称多少的买方和卖方,“穿衣”后的鲜米线能否像以前那样灵活,让大家购买方便呢?

    卖了12年米线的蔡老板每天的米线零售销量是三四十公斤,卖给小吃店的销量达到两三百公斤,让卖给老人的二两米线和卖给小吃店的100多公斤米线都“穿衣”的未来景象,她几乎无法想象。经销商李女士则认为,这个月中下旬就执行相关标准,要求鲜米线有外包装才能上市销售,是不大可能的。她每天的零售销量达到八九百公斤,加上供应给餐馆的,一天要卖两吨左右。这个数字用包装袋来装,实在很难操作。目前市场上销售的500克袋装米线,对于很多消费者来说就很不实用,生产厂家能够不厌其烦地生产出从几两到上百公斤的袋装鲜米线吗?

    疑问三

    “穿衣”后能否保鲜

    范大妈告诉记者,鲜米线、卷粉、饵丝、面条很难保存,把它们装在筲箕、箩筐卖是有道理的。鲜米线水分大,捂着很容易发酸、变质,尤其是在热天,米线卖到下午就开始断成小段小段的、开始发酸,市民买回家后也都会及时打开袋子通风、透气。按照2006年3月出台的鲜粮制品昆明地方标准规定,常温下鲜米线等鲜粮制品的保质期为24小时。

    记者昨日在穗丰食品厂的袋装鲜米线包装袋上看到,它在常温下的保质期是3天。习惯了当天买、当天吃的市民,对于袋装鲜米线能否保存那么长时间有顾虑,采访中,正在买散装米线的黄大姐表达了自己的看法:“用袋子装着根本看不到、闻不到,谁知道是好还是坏。”经销商付女士表示,袋装鲜米线用的是真空包装,不会出问题,自己卖了二十多天还没有顾客反映有问题。但李女士则说在她卖的两天中,就曾经出现过袋装米线断裂、顾客反映不好的情况。对此,穗丰食品厂的工作人员解释说,现在天气炎热,经销点如果保存不当,比如没有放进冰柜保鲜等,也可能产生不良状况。但作为小本生意,有几个散装米线经销点配备着冰柜等冷藏设施?随着鲜米线“穿衣”上市销售,如何保鲜、如何监督也是主管单位、生产厂家必须面对的问题。

    疑问四

    包装袋是否回收处理

    与一旁摆放在筲箕、箩筐里的散装米线相比,袋装鲜米线在外观上十分讨喜,干净卫生,方便携带,容易存储,保质周期长。但这也引起了具有环保意识的市民警觉:云南人对于米线消耗量这么大,全部都用上外包装了,用完后得产生多少垃圾?

    据统计,昆明市内有170多家米线生产厂,每天米线的上市量达到200多吨,有七八十万人在食用。将这一数字与包装袋进行联想,仅以每袋1公斤容量计算,鲜米线强制“穿衣”后每天产生的垃圾袋数量就让人瞠目。做行政工作的吴先生说,从这个角度看,袋装鲜米线将带来一定的资源损耗,如果这些米线包装袋不是可回收制品,则将是一笔不小的资源浪费!还有一个担忧是,环保标准对于生产厂商来说是一道门槛,达到要求后这笔成本又将抬高米线价格,还将继续加重消费者的负担,袋装鲜米线将更受排挤,更不利于市场推广。

    疑问五

    “穿衣”时代何时到来

    目前,昆明只有穗丰和国斌两家米线厂引进了米线定量包装生产线。其中,穗丰食品厂已成功进行了试生产,500克袋装鲜米线上市已近一个月,从300袋的日销售量来看,市场反映可谓冷淡。国斌米线厂的生产线正在安装调试中。经销商告诉记者,厂家表示其袋装鲜米线的销售价格将高于穗丰的产品。这让人不得不担心其销售前景,毕竟米线作为大众食品,市民的价格神经一直都是绷紧的。

    按照预测,新引进的米线定量包装生产线,一条线每天最大产量可以达到50吨,两家企业的生产线全部运转起来,其产品将占到昆明米线市场的半壁江山。但昆明市内的170多家小米线厂,很多是不具备添置生产线实力的,如果本月中下旬新标准发布实施,这些小米线厂将被淘汰,他们留下的市场空白由谁来填补?届时,昆明会不会出现米线供应紧张的情况?这是不是意味着低收入人群将没有米线可吃?一系列的问题值得我们深思。

    通过一系列的标准保证市民的饮食安全,是相关主管部门执政为民的一件实事。新标准的发布实施,意味着米线用筲箕摆着卖的时代即将结束。如何让两个时代顺利交接、过渡,考验着执政者的智慧、牵动着市民的心,本报将继续关注。罗南疆(春城晚报)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