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市场动态 > 正文

猪肉供应紧张明年有望缓解

2007/9/5 14:15:01 来源:网友

    国家发改委有关负责人表示肉价不可能长时间大幅度上涨

    猪肉供应紧张明年有望缓解

    今天,国家发改委副主任毕井泉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随着天气的转凉和国庆节、中秋节两节的临近,人们对猪肉的需求量会有所增加。短期内,猪肉市场价格的波动不可避免,长时间内猪肉价格大幅度上涨的可能性不大。根据生猪生产周期,生猪供给明年二季度有望发生根本性转变。记者从发布会上了解到,今年5月份以来,我国猪肉等副食品价格出现较大幅度上涨。8月31日,36个大中城市猪肉(精瘦肉)价格平均每市斤13.06元,比4月底上涨50.8%,比去年同期上涨70.3%。猪肉价格上涨,带动了牛羊肉和禽蛋等副食品价格以及部分食品制成品和餐饮业价格的上涨。猪肉是我国城乡居民消费的主要副食品,价格上涨对居民生活影响较大,并推动物价总水平持续上涨。

    猪肉等副食品价格上涨引起了社会各方面的广泛关注,国务院及时采取了包括对繁殖母猪饲养户补贴、解决养猪“贷款难”等在内的10项措施。目前,这些政策措施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效。目前生猪生产逐步恢复。8月31日,36个大中城市猪肉(精瘦肉)价格每市斤13.06元,比8月9日最高价位13.95元下降了6.4%。毕井泉表示,猪肉价格上涨的原因有两个,根本原因是国际市场粮价的上涨带动了国内市场粮价的上涨。同时,去年生猪价格过低和蓝耳病疫情的双重影响,造成生猪出栏数量减少,是这次猪肉价格上涨的直接原因。

    他表示,肉价这三个星期也比较稳定,但是也并不能说今后猪肉市场就不波动了。

    同时,他也指出,生猪的生产有周期性因素,仔猪长成母猪,然后再怀孕产出仔猪,再到育肥猪投放到市场,一般可能要一年半左右。所以,生猪供给的根本性转变,可能要到明年二季度以后。另外再从替代品来看,猪肉的消费和禽蛋、牛羊肉有一个相互替代,尽管今年以来,生猪的出栏量有所下降,但牛羊肉、家禽、鲜蛋的生产数量都是增加的。特别是牛奶的产量,最近几年,年均增长24%,所以整个副食品的供应是充足的,这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猪肉价格大幅度上涨。所以说猪肉价格短期内波动难免,长期看再次大幅度上涨的可能性不大。针对中国将在国际市场上每年进口上百万吨猪肉的说法,他说,中国进口猪肉要根据国内市场的需要,在国内市场短缺、价格合适的情况下,企业会组织进口。但中国在国际市场上大量进口猪肉的可能性不大。因为中国是最大的猪肉生产国。

    相关新闻

    目前中国经济并未过热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毕井泉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今年以来,我国的经济增长速度有所加快,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比上年同期上涨11.5%,同比提高了0.5个百分点。但并不能由此得出中国经济过热的判断。

    他表示,经济的过热和过冷,这都是对经济发展总体现象的一个描述。其实质就是要看总需求和总供给是不是平衡,不能简单地把经济增长速度与过热和过冷挂钩。从我国当前经济运行的情况看,总需求与总供给基本平衡的格局并没有改变。(李萍)

    价格串通行为必须予以制止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毕井泉4日表示,政府将依法制止价格串通行为。

    他说,最近我们对方便面行业组织涉嫌协调部分方便面企业操纵市场价格的情况进行了调查,并向社会公布了调查结果。一些地方的价格主管部门也针对当地的一些行业组织涉嫌操纵价格的行为进行调查和处理,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他指出,进行合谋涨价、串通涨价行为,损害消费者的利益,必须予以制止。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