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综合报道 > 正文

奶农自售散装鲜奶为何统一涨价

2007/9/13 14:35:06 来源:农民日报

     近日,甘肃兰州市西固区奶农自售散装鲜奶的价格统一上涨,引起当地媒体关注。奶农为什么不将鲜奶卖给乳品企业而选择自销?自售奶农为什么又会涨价?在笔者看来,这是一个值得关注的信号。

    首先,奶农手工挤奶,容易造成奶源污染;其次,奶农自售的鲜奶,没有经过消毒加工和质量检测,容易造成食品安全隐患;再次,自售鲜奶的奶农多是无照经营,还容易因为违反工商管理条例遭到查处。因此,要解决奶农面临的问题,政府必须加强引导,引导奶牛养殖向标准化要品质,向规模化要效益。据农业部统计显示,受奶牛养殖成本迅速上涨推动,全国约40%的奶牛养殖户出现不同程度亏损。如果奶农的亏损现状持续发展下去,奶农放弃奶牛饲养,就会威胁到乳制品企业的发展,进而导致乳制品价格上涨。如此一来,乳业就永远走不出“养牛—过剩—跌价—杀牛—短缺—涨价”的怪圈。

    西固区奶农很可爱,没有“倒奶”、“杀牛”,而是选择了自产自销。但自售鲜奶并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要降低饲养成本,获得应有效益,关键要靠规模化饲养和标准化生产。目前奶农效益低下的主要原因是饲养水平与加工需求的脱节,鲜奶品质不过关,因此常常遭到乳品企业压价。所以鲜奶收购价长期维持不变,奶农找不到出路。发展标准生产,实现规模效益,奶农目前要做的一是转变观念,二是增加投入,三是加强培训。对于以上三点,政府、企业都要伸出援手,给予政策支持和财政补贴,让利于农。比如将乳品企业上缴的税收按一定比例用以扶持奶农,保护奶农养牛积极性;比如健全良种奶牛补贴制度,鼓励奶农选育优良品种;比如实施养殖大户奖励政策,带动奶农扩大养殖规模等等。

    就在中国奶农为奶卖不出好价钱郁闷的时候,全球牛奶产量下降和需求增长正一起推动着奶价上扬。在这种形势下,如果通过规模经营提高产量和品质,恐怕奶农就该为奶牛养少了而着急了。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