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产业经济 > 正文

宝泉涌酒坊获吉林省双遗产

2007/9/15 11:13:24 来源:网友

     吉林省政府日前批准大泉源酒酿造技艺获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近400年历史的大泉源清代"宝泉涌"酒坊列入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经专家考证鉴定,地处吉林省通化县的大泉源酒业起源于明末清初的公元1616年。今年在这里发掘出土的古井、古发酵窖池、古甑锅灶台及2005年发现的木酒海群,是东北地区非常完整、规模最大、时间最长的古代酿酒遗迹,是继"水井坊"之后中国酒坊遗址和完整体现古代酿酒工艺的又一次实例。

  据介绍,1616年满族先人女真人依托今吉林省通化县境内的关东第一泉(又称宝泉、大泉源),古井附近创办了烧锅(酿酒厂)。因清太祖努尔哈赤在此屯过兵,知道这里古泉水酿酒好,所以他建立后金政权之后,就征调大泉源酒御用,以后4位清朝皇帝东巡祭祖,都征用过此酒。清光绪十年(1884年),奉天商人傅成贤筹资买下了古井和周边土地,兼并了该烧锅,在原有的基础上扩建成酒坊,被兴京府赐名为"宝泉涌"。因"宝泉涌"酒坊融合满、汉民族酿酒技艺,得到了快速发展。解放后,大泉酒厂成为通化县第一个地方国营企业,大泉酒是吉林省白酒第一批名牌产品,2004年这家酒厂转制为民营企业。

  著名民俗专家、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曹保明说,大泉源古酒作坊遗址生动地记载了东北农耕文化和粮食加工及酿造业之久远历史,53个古老的"酒海"以活态的遗存向世人展示着这个老酒厂的历史和多彩的文化。这里的"酒海"是真正的酒文化"活化石",它们都是使用长白山里珍贵的红松锯成,以传统手工工艺将木缝"咬合",有的使用古老的"皮夹子"固定。壁内使用桑纸加以鹿血、蛋清封糊。于是这种古老的盛酒用具才传承下来,这也充分证实了东北地域酒文化的久远。

  曹保明说,更为重要的是,如今大泉源酒厂本身就是一座古老的"活态"酒文化"化石"。在这里,不但有明清古酒老作坊出土的遗址,而且,它的整个生产过程仍然采取原色的烧制和酿贮方式,活态地全面地保留了东北民族久远的酒生产手艺,以其不受现代文明的冲击留住古代生产和生存记忆为著称,使这里的老酒驰名中外。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