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产业经济 > 正文

专家讲解食品添加剂行业黑幕 教消费者吃得安全

2007/10/2 9:21:16 来源:网友

  食品添加剂应当称得上是人类的“功臣”,食物的色、香、味、形、质等都因为它的出现而发生了重大变化。虽然食品添加剂的营养作用不可忽视,但是,市面上频出的添加剂超标食品,还是让众多消费者谈“剂”色变。昨日,在大连市消协举办的食品安全消费讲座上,有关专家现场讲解了食品添加剂行业黑幕,并教消费者掌握食品添加剂的基础知识。

  漂白剂

  [行业黑幕]1、某些打着“鲜肉松”旗号的肉松,是用病死母猪肉做成的。生产厂家为改变肉制品的色泽,就加入大量双氧水使死猪肉变色。

  2、有的生产企业在制造椰果时,加入大量双氧水,使椰果看起来异常晶莹透亮。

  3、某些氧化漂白剂能掩盖如肉类、海产品的腐败变质外观。

  4、更有甚者,将含甲醛成分的致癌的工业用品“吊白块”,违禁添加到食品中去。例如加工米粉加入吊白块,使其看上去光洁白净;腐竹生产企业给腐竹也加入吊白块。

  [问题聚焦]面粉、挂面等米面制品及发霉的红枣、发霉松子、发霉的臭虾等。

  [消费提示]认清“原色”食品才购买。食品的外表异乎寻常地光亮和雪白,可能会有问题。

  着色剂

  [行业黑幕]1.滥用柠檬黄等加工情人梅。

  2.水果罐头中超量使用日落黄,使其看上去颜色鲜艳,不褪色。

  3.以名为加丽素红的一种色素类饲料添加剂喂养鸡,使其产出颜色偏红的鸡蛋。

  4.为吸引儿童,在食品中添加着色剂,加工“魔鬼糖”。

  [问题聚焦]酱卤类制品、灌肠类制品、休闲肉干制品、五彩糖、果冻、蜜饯等。

  [消费提示]颜色浓艳夸张的食品,都可能存在滥用着色剂的现象。

  防腐剂

  [行业黑幕]1.个别食品企业出于成本考虑,选用成本较低的防腐剂。以山梨酸和苯甲酸为例,前者对人体更为安全。但前者的成本为后者的两三倍。

  2.使用甲醛和福尔马林等非食品级的工业原料,来强行杀菌。某些腐竹、米面制品企业,曾被揭发存在这种严重违法行为。

  [问题聚焦]蜜饯、果脯、面包馅、罐头、腐竹、饮料等。

  [消费提示]儿童、孕妇等属于身体发育特别时期的特殊人群,建议不要给他们食用那些过多使用防腐剂的食品。

  香精香料

  [行业黑幕]相当一部分企业私自生产、经销、使用未经国家批准的食品香料,或使用低质、违规原料,以牟取暴利。

  [问题聚焦]饮料、甜品等。

  [消费提示]香精是含有数种香料的混合物。而《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中没有对食用香精在产品中使用上限作出规定。因此,正规香精香料生产厂家,针对香精在不同产品中的使用有明确的添加范围标准。

  甜味剂

  [行业黑幕]成本较低的糖精钠,使用有一定上限。由于其甜度相当于蔗糖的650倍,每公斤售价仅为16元~17元,也就是一公斤糖精钠就能达到650公斤蔗糖的甜度。而650公斤蔗糖的成本接近2000元。

  [问题聚焦]果冻、牛奶、蜜饯、果脯、劣质饮料等过量使用糖精钠较为常见。

  [消费提示]购买慎重,买大品牌的食品,切勿随意购买街边无“安全保障”的食品。

  发色剂

  [行业黑幕]发色剂有掩盖肉类腐败变质,并使其颜色鲜艳的“本领”,不法商人将其用在死猪肉或死去的鳝鱼上。

  [问题聚焦]肉及肉制品中呈色之用。

  [消费提示]发色剂所含的亚硝酸盐具有一定毒性,食品加工业界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替代物。各国都在保证安全和质量的前提下,严格控制使用。(孙立民 孙雷 )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