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健康资讯 > 正文

牛奶应成为居民的终生食品

2007/10/29 11:52:24 来源:网友

    我国是世界上营养不良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农村地区(特别是中西部贫困地区)的收入水平与全国平均收入水平差距很大,食物保障低于正常水平。在这些地区,5岁以下的儿童,身高不足者占 20. 3%,体重不足者占 13.8%,远远高于城市的3.0%和 2.9%。

    研究证明,儿童时期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可使智商降低15分,导致成年人收入及劳动生产率下降10%。

    据Ross与Horten对亚洲几个国家的数据分析发现,由于营养不良造成的劳动生产率的损失,可达到国民生产总值的2%~3%。

    据2002年全国居民营养与健康调查显示,2002年全国城乡居民奶类日平均摄入量分别为:鲜奶18.7克/人,奶粉5.5克/人,酸奶1.3克/人,其它奶制品1.0克/人,合计26.5克/人(均折合为鲜奶量)。对初一到大四学生(调查数量:212932人)喝牛奶(酸奶/豆奶/豆浆)情况调查(2005年学生行为危险因素调查)显示:从来不喝占18.2%,很少喝占24.3%,较少喝占21.3%,经常喝占36.2%。饮奶习惯的变化情况:从初一到大四,从不喝牛奶和很少喝牛奶分别从14.3%上升到24.7%,从20.5%上升到38.3%,经常喝牛奶率从45.6%下降为16.9% 。说明我国中学生和大学生不仅奶制品消费量很少,而且不喝和很少喝奶人数还呈上升趋势,经常喝奶率大幅度下降,这是值得重视的一个问题,应当大力推广学生奶。

    日本在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把学生奶作为一项重要政策来抓。20世纪60年代初日本人均年占有奶量只有22千克,1985年已增至60千克。二战后出生的日本人平均身高增长10厘米,有句响彻全日本的口号就是“一杯牛奶强壮一个民族”。

    泰国的国王、王后及王族其他成员经常出席各种学生奶推广活动。一位身材相当矮小的泰国前总理曾经在电视广告中对学生及其家长观众们说:“为了你们的孩子们不至于长得象我一样矮小,请他们喝奶吧!”从1962年就开展了学生奶计划。参加这一计划的儿童和小学生从1992年20万猛增至20世纪末的580万人,5岁以下儿童和6~12岁小学生的营养不良率由1990年的19%下降到1996~1997年的10%,同时儿童和小学生的身高和体重增加,体质明显增强。全国人均牛奶消费量由1985年的2升增加到1997年的18升。

    印度政府从1987年起,在农村帮助农民大力发展乳业,建立相关机构,称为“白色革命”。

    美国《2005年美国膳食指南》强调乳制品的重要性: 乳制品的摄入关系到整体的饮食质量, 以及许多营养物质的充分摄入。 成年人和儿童不应该因为顾虑体重增加而回避牛奶和乳制品。该膳食指南建议9岁以上儿童及成人每天食用700毫升脱脂或低脂牛奶或者乳制品,说明他们国家并不担心这个推荐量对于引起癌症和其它慢性病增加的危险。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提出“常吃奶类、豆类或其制品”。 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推荐量:每天奶和奶制品100克,折合鲜奶300克~500克。

    为了提高我国居民饮奶量,改善营养状况,我建议:宣传教育,转变观念;在全民中普及饮奶益处的宣传教育;对媒体进行宣传,给居民传播正确信息;转变观念,使牛奶成为居民的终生食品。关注的重点人群是:农村、西部人群,儿童,青少年,育龄妇女,老年人口。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