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各地动态 > 正文

兰州“临界”食品降价捆绑促销

2007/11/7 13:41:33 来源:网友

    近日,国家工商总局发布了《规范食品索证索票制度和进货台账制度的指导意见》,首次对临近保质期食品销售方式提出要求。要求今后无论是超市卖场,还是食杂店,对临近保质期的食品都必须在销售场所集中陈列并向消费者作出醒目提示。11月6日,记者对我市情况进行采访后发现,我市各大超市里,快过保质期的食品仍混在正常食品中促销。

  消费者一般不查看商品保质期

  眼下,很多商场超市每天都会有特价食品促销,一些商家往往把即将到期的食品和新鲜食品捆绑在一起销售,市民往往只看价格上的便宜,而忽视了查看生产日期和保质期。家住下沟的霍女士前不久在附近一家超市购买了号称优惠促销买一箱送两包的牛奶,买回家才发现,这两包送的牛奶第二天就到期了。霍女士觉得很不高兴,买到手的时候,牛奶的确没有过期,可是以这样的方式销售即将到期的食品,超市是不是应该事先向消费者提个醒呢?

  11月6日,记者走访市内多家超市后发现,超市对各类商品进行“临界”促销的情况并不罕见,而且临近保质期的食品都没有任何告示。记者看到,为了卖得快一点,许多商家喜欢在一些即将过期的食品上“做文章”,也就是通过降价或搭售的方式,来制造点“噱头”,以激发消费者的购物欲。记者看到,不少超市在生鲜熟食区域都打出特惠商品的促销招牌,一些即将过期的食品、饮料也通过降价或搭售的手段吸引消费者购买,而许多消费者只贪图便宜,而忽略查看食品是否快过期了。

  采访中记者还发现,一些超市内还将“临界”食品夹杂在众多特价促销的商品中,而且多以“买一送一”搭售吸引消费者。捆绑促销的多是牛奶和冷冻食品,这些商品都用印着“特惠商品”的胶带捆绑,商品生产日期被巧妙地遮住,只有揭开包装才能看到。“即将到保质期”需要明确界定

  不同类型的食品,各有各的保质期,到底该如何界定“即将到保质期”呢?昨日,记者采访了部分食品行业的业内人士。他们表示,一般来说,临近保质期的界定是:酸奶、牛奶等乳制品为四五天,熟食两三天,面包、糕点等现制食品一般就是当天。凡是临近保质期的,商家就必须按照国家规定向消费者明示,这无疑是对消费者食品安全的有力保护。当然,目前这样的含糊界定显然是不够的,如果想要将这一规范真正贯彻,还需要相关部门出台统一标准。

  工商:收到文件立即执行

  市工商部门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市工商对规范食品抓得比较严,一但收到文件将会立即执行。但是由于食品种类繁多,保质期的时间也不同,比如牛奶,保质期有一个月的,也有一个星期的,所以就不能用一个统一的临近时间来约束,所以执行起来可能会存在困难,需要一个过程。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