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各地动态 > 正文

郑州:好茶是这样“斗”出来的

2007/11/7 13:45:49 来源:网友

    知道斗茶是怎么回事吗?知道铁观音的品质是怎样判别出来的吗?11月2日,在郑州茶叶批发市场,一场别开生面的斗茶活动吸引了不少市民驻足围观。

  斗茶,又叫“斗茗”、“茗战”,斗茶始于唐代,据说始创于以贡茶闻名于世的福建建州茶乡。斗茶是每年新茶制成后,茶农、茶人们比新茶优劣的一项茶事活动。一场斗茶比赛的胜败,犹如一场球赛的胜败,为众多茶农、茶人所关注。唐称“茗战”,宋呼“斗茶”,名异而实同,都具有强烈的赛事色彩,富有趣味性和挑战性,其实也是一种茶叶的评比形式和社会化活动。

  宋代是极其讲究茶道的时代,上起皇帝,下至士大夫,无不好此,并著书立说,加以理论化。如风雅皇帝宋徽宗赵佶撰《大观茶论》,蔡襄撰《茶录》,黄儒撰《品茶要录》……于是,社会上一些文人雅士也开始流行一种“斗茶”的生活情趣。

  为了弘扬中华茶文化,普及传播茶文化及茶知识,庆祝河南省茶叶商会成立一周年暨郑州茶叶批发市场开业四周年,河南省茶叶商会特举办了这场秋季铁观音的“斗茶”赛事。赛事还特别从铁观音的故乡——福建安溪邀请了安溪茶叶协会秘书长翁建业、高级评茶师周东文及信阳市农科所茶叶研究中心研究员吕立哲等人担任赛事评委。在对全省30多家茶企业提供的茶叶进行初评后,10家茶企业进入了决赛。决赛现场,十个只有编号的白色瓷盖杯一字排开,没有姓名,以示公正。决定斗茶胜负的标准,主要是看和闻。即看茶叶的外形、闻香气、看汤色、看叶底等四方面。叶底就是茶渣,也就是把冲泡后的茶叶渣放入凉水中,观察叶片的柔软度、完整性、色泽等,这也是评定铁观音品质的一个参照。经过专家评委的三次冲泡品鉴后,郑州市德珍茶行章远新最终获得今年的“茶王”称号。

  斗茶作为一项民俗活动,表现了中国茶文化丰富的内容和文化底蕴。近年来,全国各产茶区召开的名茶评比会,其实就是斗茶的继续和发展。现代斗茶的情景,从铁观音的故乡——福建安溪县西坪镇评比“茶王”的活动可见一斑。西坪斗茶是当今一大奇观。西坪万户茶农,每年生产2500吨乌龙茶。每年收获季节,茶农们拿出自家上品铁观音,先在组里评选出优胜者,参加村里评比。随后,26个行政村选出百来种上品铁观音,集中到镇上参加复赛,从中选出最好的7份,进入西坪镇每年春秋两季的“茶王”决赛。专家评委经过三泡茶品尝后,决出“茶王”。随后,“茶王”穿礼服,戴礼帽,手持彩色绢花,坐上八人大轿,随着浩浩荡荡的茶王“踩街”的游行队伍绕镇一周。这是一场由成千上万茶农参与的现代斗茶活动的缩影,是一幅活生生的现代茶文化风俗画。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