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各地动态 > 正文

安徽探出“科技丰粮”新路 大灾之年夺得粮食大丰收

2007/11/9 16:40:48 来源:网友

    虽然遭受了洪涝灾害,但安徽的粮食生产却“逆势”大丰收。数据显示,今年安徽省夏粮总产达215.3亿斤,早稻生产稳定,秋粮因灾略有减产,全年粮食产量有望保持高水平上的稳定增长。安徽省农委相关人士认为,大洪水后安徽粮食生产仍获丰收,得益于安徽找到了一条依靠“科技集成”手段稳定粮食生产的新路。

  安徽省农委有关人士说,今年安徽之所以取得“灾年好收成”,这得益于淮河治理工程发挥的作用,科学防洪,更重要的是找到了一条依靠科技集成手段稳定粮食生产的新路。

  从2005年秋种开始,安徽陆续启动小麦高产攻关活动和水稻产业提升行动,分别在全省小麦主产区和水稻主产区以良种补贴为抓手,加快小麦良种和水稻优质品种的推广步伐,扩大全省优质高产粮食作物的种植面积。两年多来,安徽全省优质专用小麦种植面积已经超过2000万亩,优质率由2005年的40.2%提升到今年的61%。优质稻面积也超过60%。粮食单产水平大幅提高,全省小麦平均亩产在2006年首次突破300公斤大关,今年达到每亩320公斤。水稻平均亩产达到456公斤。

  安徽省还高度重视农业关键增产技术的推广,通过狠抓播种质量、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防治等关键技术措施的落实,扩大增产技术覆盖面,进一步提高粮食单产水平和质量。安徽各级农业部门还以科技入户、重大项目为依托,加强田间技术推广和管理,强化技术培训和服务,帮助农民节本增效,提升农业生产水平。目前全省已经实现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应用面积3316万亩,优良品种覆盖率达95%以上。(葛如江、杨玉华)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