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产业经济 > 正文

国产橙摇身变澳洲橙 假“洋水果”混迹市场

2007/11/12 15:11:48 来源:网友

    泰国榴莲、新西兰猕猴桃、澳洲橙、美国蛇果、越南芒果……现在超市和水果店内的进口水果越来越多,一些消费者反映,很多进口水果“卖相”很好,吃口却一般,它们真的是飘洋过海而来吗?一位水果经销商向记者暗暗透露:目前市场上销售的那些五彩斑斓、包装精美的“洋水果”有相当部分是以“土”充洋,有的是从其他国家移植过来的,有的甚至就是土生土长的本地水果。

  记者日前在静安区一家水果超市看到,店堂内摆放着南非尤力克、泰国榴莲、新西兰猕猴桃等多种进口水果,但除了贴着的标签上写着产地外,没有其他任何说明。业内人士向记者介绍说,目前市场上销售的“洋水果”有几十种,其中,一些“洋水果”的确来自国外,但有的“洋水果”却早已从其他国家移植过来,在国内栽培。一些水果商为了多赚钱,购买大批国产水果,随后给这些国产水果贴上进口标签,使其摇身一变成了进口水果,身价倍涨。例如在国产橙丰收的时候,不少国产橙立即变身成了“澳洲橙”,其方法很简单,一般只要经过筛选、贴标,有些再打上蜡就好了。最关键的是标签,“洋水果”的标签成本很小,有的不到一分钱,最高的也只要四五分钱。只要贴上它,国产水果的身价便能翻番。

  其实,真正的进口水果贴注的标签是有规格的。《进口水果检验检疫监督管理办法》明确规定,进口水果外文拼写要十分正规,且必须有中、外文的对照式标签包装,若用汉语拼音,拼音要小于汉字。外包装还需有产地、公司及电话等。而假洋水果的外包装一般较为粗糙,且通常印制的是汉语拼音。无标签、或标签不全,无检验许可证的“洋水果”,一般不是真正的进口水果。另外,对照我国《原产地域保护规定》的相关内容,目前市面上以“产地+水果名称”的方式标注水果上的标签,是不符合规定的,如越南杨桃、越南火龙果等。只有经过申请并被批准受原产地域保护,而且是限定的地域内生产的产品才能这样标注。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