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市场动态 > 正文

红枣市场的黄金期将来到

2007/11/16 14:52:26 来源:网友

    目前,正是红枣收获的季节,面对丰收的景象,中国红枣业人士认为: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枣树生产国和唯一的枣产品出口国,红枣及其加工品在国内消费和外贸出口方面将迎来黄金期。

  尽管专家预测未来国内、国际市场的需求将远远高于国内枣产量的增长,但是令专家不无忧虑的是:我国红枣产业仍以销售干红枣为主,枣产品加工企业仍处在初级阶段,没有高科技、高附加值的产品,迄今为止我国枣企业还没有真正意义上针对国际市场进行开发。

  中国是枣的原产国,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枣生产国,2006年枣树种植面积达到2250万亩,年产量250万吨,占世界枣树种植面积和产量的98%以上,国际贸易的枣几乎100%来自中国。

  据统计:1979年至2005年的27年间,我国红枣总产量由33.89万吨上升到230万吨,增长了6.78倍,其中自1994年以来,红枣年均增长幅度超过11%。红枣种植主要分布在河北、山东、河南、山西、陕西五省(以种植面积排序),新疆近年发展势头迅猛。

  中国园艺学会干果分会理事长刘孟军教授认为:国内红枣价格相对稳定,稳中有升是大趋势,从上世纪80年代至今,红枣价格增长约10倍,但迄今尚未出现大规模积压,售价稳中有升。

  中国红枣及其加工品外销到20多个国家和地区,占到国际红枣产品贸易额的98%以上,年出口量稳定在1万吨以上,约占全国红枣总产的0.5%,其中红枣(主要为干枣)和红枣加工品各占一半左右,以河北红枣出口量最大,占60%。出口目的地主要为日本、韩国、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等国家和港澳地区,占出品总量的80%~90%,此外为欧美及澳洲等地华人居住区。

  据专家预测,2010年前后红枣的需求年均增长8%。2007年红枣的需求量为266万吨、2008年为288万吨、2009年为311万吨、2010年为340万吨。国外由于没有枣原料,虽然有深入的研究,但难以出现与枣相关的产品开发企业和产品。因此,在国际市场上,中国红枣产品几无任何竞争的威胁。

  尽管内有广阔的国内市场、外有几无竞争的国际市场,但中国的红枣产业无论是企业的规模,还是产业拓展的深度都还面临较大的差距。

  据统计,目前国内规模较大的红枣科研机构、生产企业逾40家,其中分布在北京、河北、山西、山东、新疆;流通主体主要是民营个体化组织和个体商贩。虽有个别企业努力打造品牌,但由于企业所处区域土地资源和行业整体规模的限制,短时间内难以形成规模市场,难以产生规模市场效应。

  在红枣产品的延伸加工方面,历史上中国北方以自然晾晒的干制品为主,南方以加工果脯为主,其他主要红枣制品包括枣酱、枣粉、枣片、枣酒、枣茶、枣醋、枣泥等,缺乏高科技含量的产品。但一些企业正在实现突破:新疆天海绿洲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天枣素”等红枣提纯深加工产品已经问世。

  中国园艺学会干果分会专家分析:如果有关红枣的药用价值和工业用价值等方面的研究得到进一步的发展,能够使红枣的用途得到充分的挖掘,红枣的生产消费就会增加,红枣的价格将会继续增长。

  因此,在市场不断扩大、利润仍然增长的红枣市场机遇前,中国应加速红枣品种更新换代,普及良种化,在种植中坚持苗木的嫁接化、栽植矮密化、施肥有机化、修剪精细化、病虫防治综合化、采后处理机械化、分档化、产品绿色化等,使红枣品质呈现高级化、多样化、绿色化、品牌化。

  在红枣的种植中,根据国内各种植区域的气候、土壤、光照特点,将适宜制干的红枣“西进”,将鲜食品种北移,更多靠近消费市场及海外市场,同时要适度控制增长规模,做到优化区域布局、优化产业布局。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