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专业视角 > 正文

分析:我国功能性低聚糖标准概况(6)

2007/11/26 10:32:51 来源:网友

    应用行业目前暂无标准检测方法

    虽然已有不少生产企业、科研人员对功能性低聚糖在应用方面的检测方法进行了研究并发表了文章,如饮料、乳制品、酒类、糕点等,但要形成系统的标准化分析方法还需要做很多工作。食品种类五花八门,样品前处理各不相同,加上前面提到的标准品问题,都大大增加了检测方法的难度。食品标准“十一五”规划中已将食品中低聚果糖和低聚异麦芽糖检测方法标准列入制定计划,这是一个良好的开端。随着分析检测方法的不断完善,功能性低聚糖行业的发展将能得到更有力的保障。

    “功能性低聚糖”标准“十一五”规划

    目前,我国功能性低聚糖是以通用标准为基础,产品标准为主导的体系结构。就整个标准体系来说还不够完善。除了现有的行业标准外,已经申请立项并批准的还有“水苏糖”、“菊粉”两项行业标准。在国家标准进入跨越式发展的时期,我们也努力将行业标准提升为国家标准,同时,在一些已形成规模化生产的行业积极申报制标计划,以尽快完善产品标准,近期已申报国家标准立项的产品还有“异麦芽酮糖(帕拉金糖)”。

    与此同时,为了整个功能性食品配料的健康发展,我们也已将其他功能性糖醇、微生物多糖等产品列入国家标准“十一五”规划,如已申报的有甘露醇、麦芽糖醇、普鲁兰糖、山梨醇、异麦芽酮糖醇、植物甾醇等。作为检测方法,“食品功能性低聚果糖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方法”、“食品功能性低聚异麦芽糖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方法”也已列入规划中。

    随着行业的不断发展,产品的技术进步,检测手段的日益更新,我国功能性低聚糖标准体系的建设会日趋完善,对规范我国功能性低聚糖行业的健康发展、提高产品质量、走向国际市场提供有力的保障和支持。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