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科技动态 > 正文

扬大学子糖丸禽流感疫苗获“挑战杯”大奖

2007/11/30 17:16:32 来源:网友

    吃个糖丸就能预防疾病,这是人们成长中的愉快经历。面对当下危害养禽业的烈性传染病禽流感,扬州大学生物与技术学院的两名学生独辟蹊径,研制一种特殊的禽流感疫苗,混在饲料或水中喂食家禽,就像喂服糖丸一样简单。在刚刚结束的第十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上,这一创新思维征服了评委会的专家们,并荣获一等奖。

  禽流感正成为当今世界的一个公共安全危机,目前防治的最有效手段之一就是注射疫苗,使得被注射家禽肌体中产生免疫抗体。然而针对高致病性禽流感的全病毒灭活疫苗,实际运用中还存在一定的缺陷,如成本较高、注射工作量大、后期监测难度大等。更重要的是,如果疫苗灭活不彻底,反而造成感染禽流感。有没有更为便捷有效安全的新免疫手段?扬大生技学院学生郑佳玉、蒋金金历经两年的研究,拿出了《稳定携带H5亚型禽流感病毒DNA疫苗减毒沙门氏菌的构建及其免疫原性》新成果,从而给出了肯定的答案。

  禽流感感染家禽的渠道是首先进入呼吸道和消化道黏膜,郑佳玉、蒋金金在潘志明博士等老师的指导下,大胆提出研制新型黏膜疫苗,在呼吸道和消化道上产生抵御禽流感的抗体,构建起有效的“防御工事”,从而实现防线靠前。他们提取出H5亚型禽流感病毒抗原基因,并请来了一位特殊的“搬运工”——沙门氏菌,这种人畜共患的细菌对消化道有感染性,当它侵入细胞时,会将携带的禽流感抗原基因侵染其中,引发黏膜产生针对禽流感的抗体。郑佳玉介绍说,以禽流感基因替代传统的全病毒活株,同时对沙门氏菌进行了特别减毒,所以这种疫苗十分安全。

  第十届“挑战杯”赛答辩现场上,先后有8位评委会专家对“糖丸疗法”产生了浓厚兴趣,并与扬大同学进行了深入交流。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全世界科学家尝试用沙门氏菌“运载”病毒基因,发明新型疫苗,特别对于一些烈性传染病的疫苗研究已经十分成熟,而关于禽流感疫苗研究国内外尚无人涉足。潘志明博士说,此项研究一项重大突破是,沙门氏菌携带禽流感病毒抗原基因十分稳定,而且在实验动物身上免疫应答良好,为今后投入实际生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