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产业经济 > 正文

待到涨价风潮过 谁在丛中笑

2007/12/2 11:25:49 来源:网友

  实话实说,在经历猪肉、蔬菜、方便面、液化气、商品房等诸多消费品价格像走马灯一般“你方涨罢我登台”后,很多人有点像《战国策》里更羸头顶的那只“惊弓之鸟”。当又有面粉等食品原料开始涨价的消息传开后,由于忌惮多米诺骨牌效应,闻之色变在所难免。

  面粉属于物价的上游,一来它的涨价更多是按照自身规律形成的,二来“上游下雨势必下游发水”,最近西安赵家坡村和张家西村餐馆集体涨价,就是面粉涨价发的“水”。所以,对此波涨价民众不妨从战略上“藐视”:主要是上游面粉等原料涨价造成的,无论从中国“民以食为天”传统思维看,还是从前些年粮价上涨的经验看,注定是短期的。但政府当从战略上重视:面粉作为北方民众主食,又被当前食品物价上涨的惯性和大潮裹挟着,其波动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必须从战略高度穷尽一切手段稳定面粉价格,否则我们很多耳熟能详的食品,如凉皮、肉夹馍、各类面食、方便面等可能会继续水涨船高,将民生之艰继续向迷茫焦虑的深谷推去。

  以历史眼光看,这波涨价风潮和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多次涨价潮一样,终将被雨打风吹去;可是再从历史的规律看,类似的涨价风潮不可能一去不复返,每一次经济和民生的波动与苦楚,都是今后经济顺畅和民生福祉的一则寓言,内中能否留下进步的经验和深层的镜鉴,弥足可贵;否则“一场风潮一股风,风过潮退无所剩”,谁能保证下一次风潮以及风潮中的乱象不再重演?在这则寓言里,应当包涵真谛。

  涨价从猪肉肇始,很快蔓延很多食品领域。与以往不同的是,民意成为政府部门闻风而动的一大动力。比起以往反应迟缓的官僚主义,这是一种进步,但行动方式可谓五花八门:有发布一纸限价令的,有行政处罚的,有调研公布成本的……当然效果也是参差不齐:有立竿见影的,有缓缓见效的,有收效甚微的。这种“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的局面表明在国计民生的价格领域,有关部门的管理手段仍然单一,法律赋予的权力界限依然模糊,几乎难以看到市场经济体制下当长袖善舞的经济等组合拳。所以,限价令出来,有人质疑是计划经济手法;行政处罚出来,有人质疑是行政干预市场;甚至调研成本的方式,也有人认为不合市场经济法则。在市场经济体制日趋完善、公民意识日益觉醒的时代,这次涨价风潮给了政府更多进行制度完善、行政历练、思维转变的机会,如何使政府行为在市场经济、法治社会和民众意见之间找到契合点,这是涨价风潮引出的关于执政能力的思考。

  上游涨价下游跟风涨价,结果多米诺骨牌效应一下子就一波波荡漾开来。不妨拿面粉涨价来说,下游聚集了一大批厂商企业,有方便面有面包糕点有各种餐馆,都纷纷通过竞相涨价来被动应对。这固然是一种规律,但不是市场经济里的惟一规律。涨价无非是保证成本和收益保持适当比例来赢利,但在提价之外,降低成本大有可为,薄利多销也是制胜法宝呀!当别家只能以提价来消极应对时,那些通过降低成本、薄利多销、提升服务的商户,他们的竞争力无疑更胜一筹。由此,涨价风潮引来另外一个话题:在原料涨价、涨价成风的特定时期,如何另辟蹊径寻求新的发展模式,这不仅能体现一种企业的公民责任感,还是对中国商家传统发展思维的一种革新。

  从社会学角度看,任何一种波及甚广的非正常现象,都是一种思维、制度、机制等进行反思与革新的契机,或许这种现象带来的是痛苦、焦虑和迷茫,但撒下了一地跳蚤未必不能收获一个龙种。涨价终将被风吹雨打去,谁参透了契机里的真理,谁抓住了契机里的规律,谁才能笑到最后,而这样的笑最终会给广大民众、给社会机理的健康,带来无尽的福祉。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