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综合报道 > 正文

现代农业需要农民与专家的角色互换

2007/12/13 8:49:14 来源:农民日报

    发展现代农业,需要把单个的农户组织起来,培育发展农民合作社,提高农民综合素质,引导“农民专家化”;也要动员基层农科人员贴近农民,围绕农民的需求开展农技推广工作,促进“专家农民化”。镇江科技局局长柏晓宏深有感触地说,日本农业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农民专家化、专家农民化。

  在句容市天王镇戴庄村,记者看到岗坡地上的果树林里,建有一座座鸡舍,鸡、鹅等就在桃树、茶树间放养,这是戴庄有机农业合作社推行的立体种养。这个有机农业合作社是赵亚夫先生2003年在这里牵头成立的。当时的戴庄还是镇江市农民生活最贫困的行政村之一,人均纯收入3400元,比句容全市平均水平低22%。而如今,仅仅3年的时间,全村50%的水田种上了有机水稻、蔬菜,岗坡地已有37.5%面积种上了有机桃树和茶叶,合计有机食品种植基地面积达3120亩,有机水稻“越光”每公斤售价达到20多元,2006年戴庄人均纯收入达到6029元,比2003年增加85%,赶上了句容全市平均水平,被称为“戴庄模式”。合作社的经验,让戴庄的有机农产品打入高端市场。句容市委书记童国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近一段时间,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的调研重点都放在农民合作社上,出发点就是要把农民组织起来,在发展现代高效农业规模化过程当中致富农民。戴庄的农民也在实践中不断学习、进步、成长。不仅戴庄,在句容乃至镇江,农民合作社正在农业国际交流与合作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扎根基层46年的农科专家赵亚夫的培养和赵亚夫精神感召下,镇江农科所一批年轻农业科技人员在成长。如在戴庄记者就见到了镇江农科所专家刘伟忠,目前他担任戴庄有机合作社的副理事长,常住戴庄,负责为合作社提供技术以及经营指导,作为赵亚夫的合作者与后继者继续着对农民的服务。

  现任镇江农科所所长庄义庆告诉记者,镇江农科所把自已定位为“科技创新的末端,农技推广的开端”,今后的工作将主要集中在4个方面,一是科研立所,二是成果转化,三是发展园区,四是培训农民专家。今后培训农民专家将是一项重要工作,发展园区要实现科技人员建园、农民管园,把科技人员从繁重的农业劳动中解脱出来,探索基层农业科技组织帮助农民的新路。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