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综合报道 > 正文

粮油要建立一支稳定的种粮队伍

2007/12/28 11:11:46 来源:网友

    “整体来看,农民投入的积极性有所增强,但稳定农业生产光靠政策不行,关键是提高农民收益。”这是记者在全国农业工作会议上听到的普遍反映。湖南省农业厅副厅长何铁林说,现在社会的价值取向已经从责任转变到利益上来,因此要提高种粮收益和种粮补贴来激发农民的积极性。今年油菜种植补贴出台后,湖南油菜种植面积增加了340万亩。但和外出务工相比,种粮收益仍然很低———“现在外出务工农民每天多的能挣百八十元,早稻保护价100斤才72元”。由于农业比较收益下降,近年来我国已有2.1亿农村劳动力特别是青壮年劳动力向城镇、向非农产业转移。虽然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促进了农民增收,但务农劳动力整体素质呈结构性下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业生产。

  “河南在转移出1700万农村劳动力的同时,并没有出现抛荒现象并实现了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关键就在于机械化水平提高。”河南省农业机械管理局局长张开伦认为,解决务农劳动力短缺、素质下降的问题,出路就在于机械化。山东省农业机械管理办公室主任林建华分析说,山东省花生种植面积从上千万亩下降到七八百万亩,农民种植积极性下降,主要就是因为花生种植费时费力,比较收益低,其中,机械化水平低是一个重要原因。

  近年来我国在粮食种植面积净减少1.24亿亩的情况下,实现粮食增产主要是依靠科技进步,现在国家的各项政策也都很好,但是要将技术和政策落到实处,最终要靠高素质的农民和农业技术人员。江西省农业厅厅长毛惠忠认为,现在农业生产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一是农村劳动力数量明显下降,农民把种粮当成副业,没有稳定的、高素质的农业队伍很难保证粮食生产水平;二是农业技术推广人才流失,现有队伍年龄偏大,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存在隐忧。由于就业后待遇低,农业大学非农化十分严重。据调查,江西农业大学中农学专业不到20%。目前,我国农业科技贡献率和科技转换率仅为40%左右,而美国等发达国家则达到了80%,“如果没有年轻的、训练有素的农技人员,农业科学技术靠谁去转化,靠谁去推广?”毛惠忠建议,应该参照免费师范生政策,大力推进农业人才培养和储备。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