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市场动态 > 正文

玉米市场弱势整理饲企采购热情减退

2007/12/29 13:57:11 来源:网友

    进入12 月份,国内玉米现货市场价格开始回落,其中产区走弱迹象尤为明显。南方市场玉米价格虽然下跌,但幅度要小于产区。本月已经过去的25天当中,产区玉米价格较前期高点下跌了29 元/吨,南方市场价格下跌了15 元/吨。价格下跌过程中伴随着成交量的锐减,一方面产区发运数量减少,另一方面销区用粮企业采购数量缩减。尤其近期国家连续三次拍卖中央临时储备玉米,并且1 月初还要举行第四次,预拍数量仍为50 万吨,另外还取消了玉米及其产品出口退税,都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市场人士的心理压力。从前三次拍卖结果看,虽然成交价格与市场价格相当,甚至超过市场价格,但是毕竟增加了市场供应量,缓解了局部供应偏紧的状况。近期饲料销量大幅下降的状况,使得一部分粮商更加看空后期市场,因此在仍有一定盈利的情况下开始抛售。产区运输状况紧张以及销区市场价格下跌,均压制着产区玉米外运,进而使产区粮商大多停收、观望,深加工企业和饲料厂成为采购主体。

  11 月份以来,饲料企业的补库动态一直受到业内人士的关注,11 月随着南方地区玉米价格普遍攀升至1900元/吨,饲料企业的入市采购积极性明显提高,据悉,当时饲料企业均有大量补库的计划,并且派专人到产区布点。到12 月上旬,随着玉米价格的“疯涨”,饲料企业也拥有了一定数量的库存。而同时,饲料企业后期的采购计划被打乱,一时间,饲料企业矛盾、混乱心理突出,为了尽可能地减少风险,大部分饲料企业仍以谨慎入市心态为主,即使采购,实际数量也不是很大。随着时间的推移,12 月下旬初,国内部分地区饲料企业的玉米库存水平又有所下降,少数饲料企业甚至出现为了继续经营、不得不补库的状态,但是玉米库存水平不足,并没有完全拉动饲料企业的采购热情,面对依然较高的玉米成本,观望、谨慎心理依然占据市场主导地位。在这种消极、矛盾心理的作用下,市场的整体成交量也受到很大程度的限制。笔者认为,随着玉米库存水平继续降低,加上临近春节,节日备货也需要展开,预计1 月份饲料企业可能有一次补库,注意这一事态对玉米价格可能产生的影响。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