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各地动态 > 正文

北京市产品质量食品安全专项整治通过国务院检查组验收

2007/12/30 14:32:02 来源:北京日报

    经历4个多月认真、细致的工作,本市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昨天通过国务院检查组的检查验收。专项整治期间,本市出动了11万多人次开展执法检查和帮扶整改,顺利完成国务院下达的八大领域12个“百分百”目标。 
  28日,国务院专项整治检查组组长、农业部副部长高鸿宾在副市长赵凤桐等陪同下,对本市部分涉及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的种养殖基地、生产加工企业、批发市场、药品企业和定点屠宰场等单位进行了验收检查。

  在大洋路批发市场、千禧鹤食品有限公司,检查组认真查看了生猪屠宰、检疫程序;在祥辉电线电缆公司,检查组成员详细了解了电线生产工艺、质检情况;在花开宝地百货店、都丽百信大药房,检查人员对涉及人身安全的重要工业产品和药品质量进行了重点检查。

  专项整治期间,全市共出动农业、质监、工商、卫生、检验检疫等部门执法人员117124人次,检查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小作坊3413户次,检查流通领域食品经营单位和个人135855户次,检查出口食品生产企业338家。捣毁制假售假窝点和生猪私屠乱宰窝点115个,销毁和强制退市假劣食品119579公斤,查获非法食盐7335公斤,销毁不合格进口水产品4000公斤,两次将来自疯牛病疫区的牛肉产品拒之国门外。从今年初开始本市共刑事拘留非法销售肉制品和加工假盐犯罪嫌疑人7名。

  在产品质量方面,本市检查各类生产经营主体4620户次,查处不合格、劣质家用电器503件、汽车配件101件、电线电缆4.4万米。排查压力管道等各类特种设备32248台。本市还对近万家药品、医疗器械生产经营企业进行了检查,收回5家企业的GMP证书,注销60家企业的生产许可证,捣毁制假售假窝点78个,刑事拘留37名犯罪嫌疑人。

  本市还以筹办奥运会为契机,积极稳妥地全面推进专项整治行动,明确行业监管责任,强化属地管理责任,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利用信息化手段,建成了涉及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的“五网”,加快了食品安全追溯体系建设,建立了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监管长效机制。全面完成了国务院下达的12个“百分百”工作目标。

  副市长陆昊在向检查组汇报时说,北京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同志高度重视,专项整治领导小组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分工负责,及时出台各种规范性指导意见,深入发动基层组织,调动社会组织的力量,明确企业的主体责任,努力激发各类市场主体的社会责任,在全社会形成了“重质量、保安全”的氛围。

  陆昊说,通过政府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努力,本市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取得了明显成效。有关部门在整治办领导下深入调研找到关键点,集中时间坚决果断地开展大规模行动,把规范和打击相结合,把整治和服务相结合,完成了国务院下达的专项整治工作目标。

  陆昊表示,北京市将保持清醒认识,对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可能出现反复的问题,将本着“抓反复,反复抓”的原则,坚持行之有效的工作措施,坚决控制问题反弹,对暴露出的难点问题抓住不放,努力通过各种法规、制度、标准和措施巩固好现有工作机制,努力探索和建立长效机制,不断提高全市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水平。

  高鸿宾代表国务院检查组肯定了本市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他说,北京市全部完成了国务院下达的工作目标,专项整治工作标准高、要求严,在相关领域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成效显著,检查组对北京市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给予高度评价。他特别指出,北京市专项整治工作强调以人为本、关注民生,重视完善制度,充分利用互联网等先进科学技术手段,对全国都具有示范意义和引导作用。(记者王东亮)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