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产业经济 > 正文

我国水果总体价格同比略高

2008/1/31 15:42:24 来源:农民日报

    一、水果价格变化情况

    据全国农产品批发市场信息网监测,2007年我国水果批发价格总体水平略高于上年同期。分品种看,柑橘类、梨类和热带水果价格同比下降;瓜类、桃类、葡萄类和苹果类水果价格同比上涨。分省(市、区)看,与上年同期相比价格下降幅度较大的有山西、湖北、宁夏、黑龙江和新疆;上升幅度较大的有内蒙古、陕西、湖南、四川和河南。
  
    我国水果批发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一是生产成本增加推动了水果价格上涨。近年来,随着我国农资价格上涨,水果生产成本也呈增加趋势,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价格上涨。据国家发改委成本调查,2006年全国苹果生产成本达到1488元/亩,较上年增加27.84%,同期苹果批发价格上涨了37.54%。2007年我国农资价格较2006年又有所上涨,水果生产成本继续提高。生产成本增加和仓储运输费用上涨是部分水果价格上涨的一个重要因素。二是城乡居民需求增加拉动了部分品种价格上升。2006年我国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水果购买量分别比2005年增加6.14%和11.12%,是2000年以来同比增幅最高的一年。预计2007年城乡居民的购买量将继续保持稳中趋升的态势。
  
    二、城镇居民水果消费情况
  
    随着我国居民收入的增加以及对食物营养和健康意识的增强,水果在我国城镇居民家庭食品消费性支出中的份额也在提高。2006年城镇居民水果消费支出达到240.15元/人,占食品消费性支出的7.72%,较1995年增长1.37个百分点。预计2007年城镇居民水果消费支出占食品消费性支出的比重将有所提高。
  
    三、我国水果国际贸易情况
  
    2000年以来,我国水果贸易顺差逐年扩大,已由2000年的3.57亿美元增至2006年的17.14亿美元,增长3.8倍。
  
    2007年1~11月,全国累计出口水果(含鲜冷冻水果、水果汁、水果罐头和其它加工水果等,下同)422.38万吨,同比增长30.98%,出口金额32.44亿美元,同比增长51.20%;进口122.99万吨,同比增长6.30%,进口金额8.63亿美元,同比增长24.71%。我国水果进出口贸易顺差达到23.81亿美元,同比增长63.81%。
  
    从出口结构看,鲜冷冻水果和加工制品各占一半。1~11月,鲜冷冻水果出口214.16万吨,同比增长24.81%,占水果出口总量的50.70%;水果罐头59.26万吨,增长23.57%,占14.03%;水果汁99.73万吨,增长58.05%,占23.61%;其它加工水果49.24万吨,增长23.60%,占11.66%。
  
    从进口结构看,我国进口的水果主要是柑橘汁、香蕉、猕猴桃、柑橘等品种。1~11月,我国累计进口香蕉29.89万吨、猕猴桃11.55万吨、柑橘7.15万吨、柑橘汁5.68万吨、葡萄4.19万吨,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幅度在10%以上。
  
    分地区看,山东、陕西、浙江、福建和广东是我国水果出口的主要省份。1~11月,上述5省水果出口金额分别达到11.06亿美元、5.01亿美元、2.42亿美元、1.95亿美元和1.69亿美元,均高于上年同期。
  
    从出口目的国看,美国、日本、俄罗斯、荷兰和德国是我国水果出口的主要国家。1~11月,我国对美国、日本、俄罗斯、荷兰和德国的水果出口量分别为65.70万吨、38.00万吨、50.74万吨、25.00万吨和19.10万吨,均高于上年同期。出口金额分别占同期水果出口总额的21.41%、14.06%、9.97%、7.62%和6.04%。
  
    从进口来源国看,我国水果进口主要来自于泰国、美国、菲律宾、越南、巴西和智利等国。根据《中国与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的“早期收获”计划,2004年起中国与东盟国家对包括水果、蔬菜在内的约600个种类的农产品开始下调关税,并于2006年取消这些农产品的进口关税。受此影响2007年1~11月,我国出口到东盟的水果总量为99.56万吨,占出口总量23.57%,同比增长16.62%;出口金额4.83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14.88%,同比增长24.44%。同期,我国从东盟进口水果90.75万吨,占进口总量73.78%,同比增长4.58%;进口金额4.30亿美元,占进口总额的49.77%,同比增长20.34%。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