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各地动态 > 正文

天门市畜牧业灾后恢复重建实施方案

2008/2/22 10:12:57 来源:湖北畜牧兽医信息网

    春节前后,我市出现了五十年来一遇的雨雪冰冻灾害,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危害程度深,属历史罕见,对畜牧业生产造成重大损失。截至2月16日,全市因灾死亡畜禽共计19.989万头(只),其中生猪1.8万头、牛0.08万头、羊死亡0.009万头、家禽死亡18万只,兔死亡0.1万只,损失饲料饲草35万吨,倒塌损坏畜禽圈舍2.65万平方米。同时,全市共有4个种畜禽场受灾,其中种猪场2个,种禽场2个,共死亡种畜禽1.2万头(只),其中种猪1000头,种鹅5000只,种鸭、种鸡6000只。此次灾害造成畜牧业直接经济损失共计3835.75万元。为了做好灾后重建工作,努力实现畜牧业生产的平稳发展和畜产品市场的有效供给,特制订以下实施方案:

  一、目标和任务

  总体目标是:做好灾区畜牧业生产恢复工作,最大限度地将畜牧业损失降到最低,加大商品畜禽圈舍和种畜禽场重建修复支持力度,力争3月中旬全面恢复商品畜禽生产能力,5月前全面恢复种猪种禽生产能力,努力实现大灾后生猪、家禽等生产的稳定发展。

  重点建设任务是:

  1、修复种畜禽场。支持因灾损失严重的种畜禽场建设,尽快恢复良种供应能力。

  2、加固修缮畜禽圈舍。制定灾后畜禽圈舍修建方案,重点扶持畜禽圈舍修复重建,为畜禽正常生长创造必要的饲养条件。

  重点建设内容:1、引进种猪3200头,种鹅5000羽,种鸡、种鸭20000羽。2、引进猪苗10000头。3、饲料2000吨。4、配套设备水泵、水管、电线、饲料机组。5、重建修缮圈舍26525平方米。

  二、实施步骤

  1、灾后疫病防控与监测:4月底以前。

  2、修缮畜禽圈舍:6月底以前。

  3、引进良种恢复供种,10月底以前。

  三、技术方案

  1、圈舍重建。尽量采用水泥结构栏舍,适当增加屋顶人字架的密度和强度,少采用平顶或圆顶,减少冰雪的积压;采用纵向通风技术,圈舍进出风口可自动或人工调节,防止圈舍透风;做好圈舍保温设施。及时清理畜禽粪便,保持圈舍清洁、干燥、舒适。

  2、种畜禽繁育。抓好种畜禽的春季配种繁育。增加发情检查的频率,准确掌握发情、配种时间;及时引进种畜禽。加大推广人工授精力度,提高优良种公猪的使用范围。

  3、饲料配制与科学饲养。提高饲料能量水平,保证畜禽维持生长的能量需要。在保持蛋白质水平不减的情况下,增加能量饲料10%~30%,一般采用玉米、稻谷等含能量较高的原料,必要时添加2%~3%的动植物油;在饲料中添加具有抗应激、抗氧化能力的维生素、氨基酸等饲料添加剂,通过营养调控,提高畜禽的抗病力和抗逆性;增加一些当地农副产品的应用,缓解饲料原料供应短缺的矛盾。饲喂要定时、定量、定温、定质。

  4、加强畜禽疫病综合防治。执行严格的生物安全制度,外来人员进入畜禽养殖场要消毒、换鞋、更衣等,离开后要立即进行全面消毒,严禁外来人员自由进出畜禽场;适当添加具有预防呼吸道疾病作用的药物添加剂,控制畜禽呼吸道疾病发生;加强畜禽群体健康水平监测,做好畜禽疫病监控,合理调整免疫程序。对病死畜禽进行无害化处理,完善畜禽粪便、污物无害化处理设施。

  四、保障措施

  1、协调畜禽种苗、饲料供应。积极为养殖场(户)灾区调配畜禽种苗,保证灾区所需疫苗、饲料等物资供应,确保灾后恢复生产需要。鼓励孵化企业增加禽苗孵化量,抓好母畜春季配种产仔工作,提高雏禽和仔畜供应能力。

  2、加大技术服务力度。针对不同畜禽饲养品种、不同饲养模式,确定重点推广技术,进行分类指导。加强培训,鼓励和支持规模养殖场发展健康养殖,引导散养农户加强科学饲养管理。组织专家和技术人员深入一线,送科技下乡,帮助受灾养殖户解决恢复生产面临的实际困难。

  3、加强组织领导。成立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落实各乡镇责任制,加强工作督导,及时掌握灾后重建工作进展,做到工作到位、人员到位、措施到位。加强与财政、发改委等部门的配合,积极争取和落实恢复畜牧业生产资金,促进灾区畜牧业生产尽快恢复与发展。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