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产业经济 > 正文

吉林省渔业品种结构优化区域布局分明

2008/2/23 11:04:09 来源:吉林日报

    吉林省渔业推进结构调整,紧紧围绕渔业增效、渔民增收,促进了渔业由第一产业向二、三产业转变;调整优化养殖业内部品种、模式和区域布局,其中水产品出口量在全国内陆省份排名继续靠前。

  在品种结构方面,鳜鱼、框镜鲤、东北六须鲶等传统优势品种生产规模持续扩大,2007年仅池沼公鱼就生产5000余吨,同时,花羔红点鲑、细鳞鱼、狗鱼等吉林省特色土著品种养殖技术逐步成熟,开始大面积推广;在区域布局方面,逐渐形成了白城、松原等西部地区湖库增养殖业,长春、吉林、四平、辽源等中部地区池塘名优渔业,通化、白山、延边等东部地区冷水渔业的大格局;同时,在总体布局下,又形成了查干湖有机鱼、月亮湖绿色鱼、鸭绿江网箱鱼、东部冷水鱼、延边出口鱼养殖等多个区域亮点;在产业结构方面,渔业二、三产业全面壮大,水产品加工业和休闲渔业快速发展,其产值已占全部渔业产值的半壁江山,与俄罗斯、朝鲜、韩国、日本等国的国际渔业合作逐步深入。

  据初步统计,2007年全省水产品总产量可达15万吨,同比增长7.7%;全省开展水产养殖面积32万公顷,繁育水产苗种14亿尾。渔业统计产值突破17.5亿元,同比增长13.3%;渔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500元。

  吉林省水产品出口自2002年以来连续5年在全国内陆省份排名前3名,主要集中于延边州珲春、图们等地的转口贸易。与此同时,吉林省渔业资源和环境建设全面推进,促进了渔业可持续发展。各级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在松花江、鸭绿江、图们江、辉发河、白山水库、云峰水库、渭源水库等主要江河和重点渔业水域组织开展了22次较大规模的渔业资源增殖放流活动,共投放15个品种5607万尾苗种、210亿粒受精卵,投入资金200余万元,并首次对投放苗种进行苗种检疫和生态安全评估,保证了放流的生态安全。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