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综合报道 > 正文

有机农业敲开了生态致富门

2008/2/29 15:18:09 来源:网友

    “种韭菜农药打底,上化肥催厚催粗,韭菜的品种退化,味道也变了,老百姓都不敢吃。”有机食品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金鉴明曾不无忧虑地说。可是,最近在山东肥城的调研,却让他眼前一亮。

  已近麦收季节,肥城无垠的田野里,许多农民并不急于收割小麦,他们原来的麦田里已经多了蔬菜新品种。本想看到满眼的绿色,可是在田间,蔬菜们纷纷躲进农民为它们搭好的“帐子”――害虫钻不进去,农药没了用场。在专家的指导下,驱虫的方法还不止这些。张家柳林村栽种着600亩的荷兰豆、芦笋的菜地里,黄色的纸板上粘满了密密麻麻的虫子。而这些,只是肥城推广有机农业的一个缩影。

  早在上世纪90年代,肥城有个叫济河堂的村,就开始种植有机蔬菜。1997年,这个村200亩的蔬菜基地,通过了国家有机食品发展中心和国际有机作物改良协会的认证。几年下来,济河堂人经济上获了益,因为发展有机蔬菜种植,不用化肥、不施农药,有机肥成了抢手货,村里的环境质量也有了很大改观。

  肥城人看到了发展有机农业带来的经济与环境共赢,开始大面积推广有机农业。政府不仅编制了《有机食品发展规划》,而且请来专家指导种植。全市目前有机蔬菜基地面积已经发展到14.3万亩,在国家环保总局命名的43个国家级有机食品生产基地中,肥城就有3个。日前,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中国投资与技术促进处首席代表胡援东把“有机农产品基地”的匾牌授予了肥城市。“有机农业每年给农民增收5个多亿,还较好地解决了农村的面源污染。”肥城市市长单传海话语中透着自豪。

  驱车在肥城的乡间,有机栽培的菜田已连成片,田间林网树茂成荫,农业生态正形成良性循环。在张家柳林村的荷兰豆种植基地旁,十几位农村妇女正在摘拣刚刚采下的荷兰豆。40多岁的张大姐说,以前大棚种菜,光农药味就能熏死人,现在虽然麻烦点,可是空气好了,钱挣得多,人也舒坦多了。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