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综合报道 > 正文

酒精企业应走原料多元化道路

2008/3/24 9:13:09 来源:中国食品报

    近两年,我国酒精行业处于快速发展阶段,总产量仅次于巴西和美国,位列世界第三。2007年全年酒精商品量超过480万吨,加上燃料乙醇的产量,酒精总量达630万吨以上。但随着酒精行业的快速发展,原料紧张问题随之出现。同时,大量酒精生产线的上马导致行业竞争无序,利润水平快速下降。随着酒精出口退税被取消,酒精出口量应声而降,国内酒精价格走低。

  中国酿酒工业协会理事长王延才指出,酒精行业要认真研究产业政策,找出应对之策,在限制中求发展,提高企业技术含量,降低能耗,实现酒精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据悉,不久前出台的《国家产业指导目录》强调,今后外资介入的酒精项目也将受到限制。

  国家发改委工业司负责人王伟指出,我国酒精企业应立足国情,因地制宜解决好原料多元化问题。

  王伟表示,酒精产业发展要摸清现状,分析面临的问题,切勿盲目生产。他认为,目前酒精行业一是面临产能发展的问题,二是面临行业持续发展的问题。在产能发展方面,酒精企业的短期盈利首先是国内经济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拉动了酒精的需求。其次是由于受到美国等其他国家市场的影响,带动了我国酒精产业的出口。但我国乙醇发展与国际相比缺乏竞争力。我国酒精企业的发展,是用产业发展这个百年大计的事业去满足国际市场短期的不平衡,因而造成国家停止出口退税的政策出台。第三是酒精企业对国内乙醇发展预期过高。以东北地区为例,从2005年的108万吨到2007年的312万吨,增长很快。发展过快造成了资源浪费等一系列问题。

  由于乙醇生产原料占成本的70%以上,在原料上,酒精企业也面临着巨大的问题。酒精企业对原料风险估计不足,是造成利润水平下降的重要原因。同时,由于我国酒精原料结构相对单一,玉米占原料的近70%,玉米原料供应不足极大地制约了企业的发展。随着玉米深加工产业的发展,玉米消耗大幅增加,导致原料市场供应紧张和价格上涨,也极大地增加了酒精企业的成本压力。

  对此,王伟指出,燃料乙醇并不是引起粮食价格上涨的主要因素,但原料上涨却直接关系酒精企业的发展。以2006年为例,571万吨酒精中,燃料乙醇132万吨,其中玉米乙醇85万吨,玉米消耗不到全年玉米产量的2%。但随着近年小企业的泛滥、部分企业的盲目扩张以及对单一原料的依赖,酒精企业的原料供应处于极其被动的状态。

  针对这些问题,王伟认为,企业要走原料多元化道路,坚持以人为本和可持续发展,做到不占耕地、不耗粮、不破坏环境。实现从粮食为主的原料路线向非粮转变,重点开发不与人争粮,不与粮争地且经济性较好的薯类、甜高粱淀粉质原料,发展糖蜜酒精调节市场供应。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